三大战役指?历史意义分别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3/29 08:08:02
三大战役指?历史意义分别是?

三大战役指?历史意义分别是?
三大战役指?历史意义分别是?

三大战役指?历史意义分别是?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名称:三大战役
  地点:中国东北、华北、华东
  时间:1948年底至1949年初
  参战方:解放军,国民党军
  结果:解放军胜
  主要指挥官:毛泽东,蒋介石
  指挥三大战役的统帅部,中共方面是在河北西柏坡的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兼总司令朱德,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周恩来),国民党方面是在南京的国防部(部长何应钦)和参谋本部(总长顾祝同),由于解放战争时期取消了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军委会,蒋介石以总统名义亲自指挥国防部和参谋本部,甚至多次坐飞机到东北、华北前线指挥,但没有到淮海前线指挥.
  国民政府在前线指挥的将领是: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另外杜聿明作为前敌总指挥负责了东北国军的撤退和徐州战场的现地指挥(刘峙的指挥部撤退到蚌埠).
  中共方面的前线指挥系统是:
  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负责辽沈战役,东北军区提供支援;
  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谭震林和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负责淮海战役,华东、中原军区提供支援;
  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和华北野战军聂荣臻负责平津战役,华北军区和东北军区提供支援.各军区系统主要提供的是军区地方武装和后勤支援.
  淮海战役是第二个
  淮海战役的具体领导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淮海战役的意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同时,我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识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展开打好了基础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在11月29日发起.从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在东线,1949年1月15日,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经过解放军和中共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歼灭和改编,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
  平津战役具体领导人:林彪、罗荣桓、聂荣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