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忠",何为"义",何为"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3/28 23:52:49
何为

何为"忠",何为"义",何为"孝"?
何为"忠",何为"义",何为"孝"?

何为"忠",何为"义",何为"孝"?
忠 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之一.原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后有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有时特指臣民对君主和国家应尽的道德义务.随着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形成和加强,“忠”成为臣民绝对服从于君主的一种片面的道德义务.宋代以后,“忠”发展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 基本解释: -------------------------------------------------------------------------------- 忠 zhōng 诚心尽力:忠心.忠诚.忠实.忠告.忠于.忠魂.忠义.忠贞.效忠.赤胆忠心.忠言逆耳. 奸 笔画数:8; 部首:心; 笔顺编号:25124544 详细解释: -------------------------------------------------------------------------------- 忠 zhōng 【形】 (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同本义〖devoted;honest;loyal〗 不可谓忠.——《墨子·公输》 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左传·庄公十年》 为忠善者.——诸葛亮《出师表》 义义#yì 义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孟子则进一步阐棕了“义”.他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离娄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释义】 ①公正的道理;正直的行为:正义|道义|见义勇为.②情意:义气|信义|情义|无情无义.③意思:意义|含义|字义|定义.④抚养或拜认的亲属关系:义子|义父|义母.⑤假的;人工做的:义肢|义齿.⑥姓. 【义不容辞】 #yì bù róng cí 道义上不容许推辞. 〖例句〗关心爱护残疾人是社会各界人士义不容辞的责任. 【义愤填膺】 #yì fèn tián yīng 填:充满.膺:胸膛.由正义而激发的愤怒充满胸膛. 〖例句〗因为听信虚假广告的治疗方法,她那双原本美丽的眼睛失明了,听到这件事情,人们无不义愤填膺. 【义无反顾】 #yì wú fǎn gù 从道义上讲只能勇往直前,不能回头观望或退缩. 〖例句〗学成回国后,他义无反顾的来到偏远山区,他说:“ 这里的人们需要我. ” 【义务】 #yìwù ①应尽的责任.②不要报酬的. 〖例句〗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 【义演】 #yìyǎn 为正义或公益的事情筹款而举行演出. 〖例句〗为援助受灾地区的人民,文艺界”为前提.他们把“义”他为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之一.儒家把“义”与“仁”、“礼”、“智”、“信”合在一起,称为“五常”.其中的“仁义”成为封建道德的核心.《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组织了多场义演. 【义正辞严】 #yì zhèng cí yán 理由正当充分,措词严正有力. 〖例句〗他在文章中义正辞严地批驳了反动文人的丑恶行径. [编辑本段]基本释义 [1] ① 孝顺:尽孝 | 孝子 ② 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 ③ 丧服:穿孝 | 戴孝 ④ 孝姓 [编辑本段]孝道思想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从秦汉开始,我国就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建成它并维护它要有两条保证.第一条,要保证对广土众民的大国高度集权的有效统治;第二条,要使生活在最基层的个体农民,安居乐业,从事生产.高度集中的政权与极端分散的农民双方要互相配合,减少对立,在统一的国家协调下,才能从事大规模跨地区的工业建设、文化建设,防止内战,抵御外患,救灾防灾.个体农民从中受到实惠,则天下太平. 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社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合理选择.家庭是中国古代一家一户的基层生产组织,从而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小农生产的家庭对国家有纳税的义务,国家有保护小农的责任, “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细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 《十三经》中的《孝经》把孝当作天经地义的最高准则.后来北宋的张载作《西铭》,在《孝经》的基础上,融忠孝为一体,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把伦理学、政治学、心性论、本体论组成一个完整的孝的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价值观的共识,起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五四”以来,有些学者没有历史地对待孝这一社会现象和行为,出于反对封建思想的目的,把孝说成罪恶之源,是不对的,因为它不符合历史实际. 孝道是古代社会历史的产物,不能看作是古代圣人想出来专门限制家庭子女的桎梏. 古代农业社会,政府重道德伦理,体恤天下为人父母之心怀,所以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孝道贯穿始终,父母在世时要孝顺,亡故后常思念父母的养育恩德,为子女做榜样固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训条.子女刚出生时父母日夜守护,任劳任怨,真心切切,子女懂事后对父母要“晨昏定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体恤父母的用心良苦,所以有“天下无不是父母”. 进入现代社会,我国社会结构正在转型过程中,社会老龄化现象对孝道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大量独生子女.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新型家庭一对夫妇要照顾两对父母,传统观念规定的某些孝道行为规范,今天有孝心的子女难以照办.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无论父母或者子女,家庭仍然起着安全港湾的作用. 今天对孝道的理解和诠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基础培育起来的、深入到千家万户的传统观念,需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再认识.这一课题关系社会长治久安,更关系到民族兴衰.只要群策群力,假以时日,深入研究,必有丰厚的成绩.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