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理想人格的传承对当代人道德修养的意义与作用500~700字即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08:16:32
儒家理想人格的传承对当代人道德修养的意义与作用500~700字即可

儒家理想人格的传承对当代人道德修养的意义与作用500~700字即可
儒家理想人格的传承对当代人道德修养的意义与作用
500~700字即可

儒家理想人格的传承对当代人道德修养的意义与作用500~700字即可
《论语》是做人的灵魂、准则.孔子认为,道德高尚的人在具备仁爱之心的同时,还必须兼备社会良知,敢于担当社会责任与正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中经常强调的“义”.这里的“义”即道义、正义,准确地说,是一种社会良知与责任感……
在孔夫子看来,“义”是安身立命之根本,道德的价值高于物质的利益,人的精神追求远比物质需要有意义.合乎道义的生活,即使贫贱困苦,也能使人感到精神充实、快乐,而那种凭借不正当的手段谋得的富贵利禄,虽然可以使人得到物质利益的满足,却只如飘忽即逝的浮云,不值得一顾.孔子主张道德高尚的人应“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追求道德的价值,即使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是孔子重“义”的一面.同时,孔子虽然强调道德的价值,却并非绝对地排斥利.他明确肯定,追求物质利益是人的天性,这一点连他本人也不例外.孔夫子特别强调的是,谋求物质利益必须建立在合乎道义的基础上,不能无所节制,不能没有限度,不能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损害道义.他指出:“官与贵,是人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和金钱的关系问题凸现出来.为此,正确看待和处理义与利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做人立身的大事.孔夫子的“见利思义”思想,有助于启迪今天的社会成员在这方面做出正确的道德取向,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也有利于社会朝着健康、良性的轨道迈进.
孔夫子认为,道德高尚的人要懂礼、讲礼.礼是一个人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内心修养,具有强制性.孔夫子非常赞赏周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礼包括《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为“三礼”.《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礼记》则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其中既有礼仪制度的记述,也有关于礼的理论及其伦理道德、学术思想的论述.
《论语》中讲礼的内容很多,其实孝道也是一种礼.《论语》第三章叫《八佾》.“八佾”是当时中央政府周天子举行国家大典时所用的舞蹈,八佾是八个人一排,共有八排.诸侯只能六人一排,叫六佾,诸侯之下的大夫、大臣之家,只能用四人一排,共四排,叫四佾——这就是固定的周朝的礼.很有趣,这一章一开始孔夫子就举了个违背礼的反面例子.“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春秋时期鲁国有孟孙、仲孙、季孙三家权臣,整个国家的政权都操纵在他们手上,国君都拿他们没办法.季氏这位权臣,在家里开家庭舞会,照规定他只能欣赏四人一排的舞蹈,他居然摆出八人一排的舞,玩出了做天子的架势,可见,他已经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有人把这件事告诉孔夫子,孔夫子不假思索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认为,道德高尚的人要有智慧.智慧是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论语》中的智慧,是讲一个人的真才实学.有智慧的人像水一样透明、自然、活泼、安详;有智慧的人又像高山一样崇高、伟大、谦虚、宁静;有智慧的人乐观、豁达、兴趣广泛、立志高远,谦逊平和.“子曰:由!诲,如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由是学生子路的名字,教诲的道理你懂吗?很简单,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最高的智慧.这几句话讲出了我们求学提高智慧的深刻道理.有时候,老师在讲课,我们做学生的往往没有认真听好,开小差,结果不明白,但又不敢问,怕失面子,结果永远不懂;有些学生天生比别人迟钝点,老师上面讲,别人领会了,他却不明白,怕难为情,也不敢问,这样也永远不懂;还有一些人一知半解,却要不懂装懂,那就永远不会懂了.所以,孔子提出做学问就是要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可以不耻下问,真正弄懂,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意思是说,唯有上等智慧和下等愚蠢的人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而最聪明的人,他的智慧告诉他自己有独立见解,独立人格,所以,任何环境都影响不了他;最愚笨的人,反正没有智慧,对环境不敏感,没有感觉,所以也不影响他.孔子没有再说下文,让人们去思考.思考什么呢?也就是之间一类人,不聪明也不笨,其实是最没有智慧的人,这类人就很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孔子的心意就是要我们做真正有智慧的人.
孔子还认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应该诚实、信守承诺、忠厚笃实.在《论语》中,“信”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信用.人生活在群体中,与人相处,得到别人的信任十分重要.《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问如何治国,孔子说,要做到三点:要“足食”,有足够的粮食;“足兵”,有足够的军队;还要得到百姓的信任.弟子又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回答:“去兵”.弟子再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那去哪一项呢?孔子说:“去食,民无信不立.”可见,在孔子看来,得到百姓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治国如此,做其它事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什么事情都办不好、办不成.信任又是相互的.要得到别人的信任,首先就要自己讲信用.孔子把忠与信并提,认为忠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把忠信作为修养的基本内容,要求每天检查反省,是不是做到了忠信.孔子又说,为政要做到恭、宽、信、敏、惠.他解释“信”时说:“信则人任也.”只有讲信用,人们才会信任你.
孔子以后,儒家思想在这个问题上又有新发展,把信与诚相连,称“诚信”.孟子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从天道诚实来进一步说明人必须讲诚信的道理.天道,是自然之道的意思.有一位企业家,经营取得了很大成功.电视媒体采访他,问他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他说就是靠的“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他说,世界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我们做人就要老老实实,做事就要认认真真.说的朴实无华,却道出了“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的道理.总之,只有得到他人的信任,办事才能成功;只有自己讲信用,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也就是说,只有人人讲信用,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互信,社会才能和谐有序,社会生活才能正常地运行、发展.这就是“忠信笃实”的道理.
《论语》成为中国儒家最经典的教科书,过去有这样的说法,叫“半部《论语》治天下”,当然有些夸大其词.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无论哪个时代,学问知识、道德修养、立身原则都是为人所必需的,《论语》能够给我们很好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