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09:13:00
怎样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怎样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怎样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怎样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我们语文教学工作中, 常常看到这两种情况:一是有的教师习惯沿用“满堂灌”的老方法, 就课文讲课文, 考什么讲什么, 教师滔滔不绝, 学生昏昏欲睡, 或思想“走私”,从事“地下活动”, 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效果甚微.另一种情况是, 有的教师上课生动灵活, 旁征博引, 妙趣横生, 紧密联系社会现实,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效果好.听这样高水平的教师讲课, 简直是一种享受, 学生感到轻松愉快, 生动有趣, 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课堂效果呢? 前者的症结是语文教学远远地脱离了现实和学生实际, 教学形式方法缺乏生机活力, 不适应现代形势的发展, 正因为这样, 语文教学中费时多而收效低的现象至今依然存在, 实在令人痛心.而后者教师讲究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课上得“活”,所谓“活”, 就是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紧密联系社会实际,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使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一旦有了兴趣, 课堂就具有显著的效果.怎样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活力呢?一、语文教学的渠道要拓宽.刘国正先生说过: “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起来, 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学习语文的渠道要拓宽,不能仅局囿于有限的几本教科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教教科书, 堵塞了向社会生活吸取营养的渠道是学不好语文的.生活是无字书, 处处留心皆语文, 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密切的, 息息相关的, 生活中语文无处不有.冲破狭隘单纯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小圈子, 辅之以广阔的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 才能找到学习语文的源头活水.正如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的, 散步闲聊, 观看电视、戏剧, 听报告, 看广告, 人们辩论问题, 甚至争吵……到处是学习语文的好机会.笔者曾尝识过如下:
1. 读名言作复句练习:
并列关系: 失去了真, 也同时失去了美.(别林斯基)
选择关系: 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 也不愿以伪善得到十个朋友的赞扬.(裴多菲)
递进关系: 我爱我师, 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条件关系: 只有忠实于事实, 才能忠实于真理.(周恩来)
假设关系: 倘只看书, 便变成书橱.(鲁迅)
因果关系: 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强大, 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高尔基)
名言警句, 语言精练, 耐人寻味, 含义深刻, 历来为学生所喜欢, 而复句知识较抽象乏味,把复句练习同名言警句统一起来学习, 是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的结合, 不仅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而且使他们对较枯燥的复句知识感到兴趣,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 通过书名、曲名、电影名掌握短语知识 《卖火柴的女孩》为偏正短语 《冰山上的来客》为偏正短语 《红与黑》为并列短语 《铃儿响叮当》为主谓短语 《大浪淘沙》为主谓短语 《战斗里成长》为偏正短语 《打击侵略者》为动宾短语3. 读广告、标语、告示语作修辞练习 “车到山前必有路, 有路必有丰田车.”-----顶针 “电扇长城, 长城电扇.”----比喻 “请别摘走那朵向您微笑的的花, 她还要向每个人问好.”----拟人 “一棵大树, 可以制造千万根火柴; 一根火柴, 可以毁掉千万棵大树.”----对偶、对比 精练别致的书名、曲名、影片名随时可现, 改革开放以来, 巧妙得体的广告语,别具一格的告示语, 精警生动的题贺词, 更是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 都是语文教学的好教材, 在课堂教学中均可结合适当联系.这样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 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识, 又懂得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积极主动地在社会大课堂中学好语文知识的道理. 语文是时代的镜子.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决定了语文教学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 把现实生活中随时随地所见所闻都与“语文”, 与语文教学挂起钩来, 语文之外学语文, 使学生感到语文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学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就能激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 二、语文教学的形式、方法要灵活多样. 语文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教学对象又是生龙活虎的, 因而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 不断变换改进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然而在教学中,仍存在着这样令人失望的事实: 一切为了应试.为了应试, 有的教师以知识的灌输、题型的训练来代替语文能力的培养, 考什么就教什么, 把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文章变成了一个个“知识考点”的载体; 或者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教教科书, 死抱住课文满堂灌.在教学中, 落入窠臼, 千篇一律, 总是先解题、作者介绍, 背景分析, 然后串讲, 段落大意, 人物形象, 最后总结归纳, 中心思想, 写作特点, 几乎篇篇如此.这样程式化的教学缺乏活力, 课堂犹如一潭死水, 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就要破除狭隘的语文教学指导思想, 讲究灵活的教学方法, 运用丰实的教学形式, 根据课文的内容、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学生年龄、接受程度、兴趣爱好乃至心理素质等特点来因材施教. 教学中应讲究授课形式, 讲析课文力求一篇文章一幅面孔, 或顺应作者的写作思路从头到尾道来, 或从文章结尾处讲起, 或从文章中间开花, 先把握文章核心部分.无论从哪里“开刀”, 都要讲究科学性、合理性, 便于学生接受.笔者曾教过《绿》一文, 因不得法, 课堂气氛沉闷, 自己也味如嚼蜡.今年又教此文, 结合本校本班实际情况, 决定从日常生活中的色彩导入新课后, 先第三段开讲: 作者是如何描写梅雨潭的神奇的“绿”的, 再师生共同活动, 研讨第二段: 作者为何不一入笔就描绘梅雨潭的绿, 而用相当多的笔墨去描绘梅雨瀑.由于课文讲评从中间开花, 先把握住课文的核心部分, 所以接下来的教学就有点水到渠成之势, 略作点拨, 学生就顺利完成了任务.这篇“中间开花”的教法不仅在自己任教的班级、代课的班级尝试过, 同学积极思维, 踊跃发言, 课堂气氛活跃. 三、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应适时. 学习语文知识, 培养语文能力, 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 已为广大语文教师所共识, 歌颂真善美, 批判假恶丑, 扶正压邪, 激浊扬清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就某种角度来说, 语文课堂是端正学生思想, 培养学生情操, 进行理想教育的最佳场所. “文道结合”的道理似乎人人皆知.然而要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得好, 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从课文内容特点出发, 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 “润物细无声”还要有功夫的.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说: “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 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揭示它.”显然, 游离于课文的枯燥无味, 缺乏新意的说教, 或牵强附会、生拉硬扯的灌输是行不通的, 生搬硬套, 空谈政治, 简单机械地在课堂上向学生高喊“为四化, 为祖国而勤奋学习”的口号, 入耳不入心, 反而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甚至可能产生负效益. 笔者在教授《藤野先生》或《自序》一文时, 让学生通过文中关键语句, 理解鲁迅当年赴日本仙台的目的是“学医治病, 救国救民”,而后来弃医从文的原因也是为了救国救民, 学生领悟到个人的理想要服从国家需要, 在此基础上相机指出: 今天我们选择志愿, 也应以人民的需要为重, 个人的兴趣要服从祖国的需要, 鲁迅先生正因为做到这一点, 才成为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家.至此, 学生很自然地接受了理想教育, 这对初三的学生来说, 尤有必要. 语文教材是社会生活的镜子, 伦理、道德、品质、意志、爱国精神、人生观、世界观等各方面大大小小的道理都渗透在课文中, 引人深思, 给人启迪, 催人奋进, 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不可多得的教材, 相机适时点拨, 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 入耳又能入心, 使之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文教学要充满活力生机, 关键在于教师这一方.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 社会向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要做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 应从多方面拓宽知识面,不断地自修, 以提高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