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公鸡,母鸡下蛋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13:01:39
没有公鸡,母鸡下蛋吗

没有公鸡,母鸡下蛋吗
没有公鸡,母鸡下蛋吗

没有公鸡,母鸡下蛋吗
没有公鸡,母鸡会下蛋吗?第一次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人自然地认为没有公鸡,母鸡不会下蛋.因为常识告诉我们,有性生殖的生物,繁殖行为的完成,必须要由两性的共同参与来完成.但是在这里,却有一个事实:鸡蛋是有受精卵与未受精卵之分的.受精的蛋与未受精的蛋从外观上看,基本上没有差别,以至于人们很容易忽视这一点.其实,母鸡的产蛋行为,是受自身的生理节律调控的,与公鸡并无多大关系,就像人类的女性的定期排卵行为一样.只是,如果母鸡在产蛋之前,与公鸡成功交配,那就会产下受精的鸡蛋,受精的鸡蛋可以孵化出小鸡.但是千万不要拿这个问题去问有好奇心的孩子,因为他们永远不会被上面的解答满足.他们不禁又要问:鸡为什么可以下未受精卵?仔细想想,这还这是个问题!是啊,因为下未受精卵,对于鸡来说,那是非常有害的,造成体内营养白白流失,并且消耗大量的精力,这是大大地不利于鸡这个物种本身的生存与繁殖的.但是有人会想到,鸡是人类驯化的产物,它们的命运是和人类联系在一起的,它们的性状本身并不一定要直接对自己有利,如果能对人类有利,受到人类的选择,那它也会保留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是我们去看看鸡的祖先——鸟类,就会发现这个解释并不靠谱了,因为野生的鸟类也是具有产下未受精卵的能力的.在自然的条件下,由于鸟类雄雌性活动同步,加上他们之间的交配欲望,所以正常情况下,雌鸟在进入产卵高潮之前,都会完成交配,从而产下受精卵.但是,疾病、寄生虫、行为上的影响等都会影响到鸟产下未受精卵.野生鸟类在整个筑巢到产卵阶段要不断地求偶炫耀、交配,凡是不积极的或雄鸟中途死亡(或离散)而雌鸟已进入产卵高潮的,均可在同一窝中偶然产出一些未受精卵.无论怎么说,鸟类是具有产下未受精卵的性状的,虽然这个性状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那么这个看似有害的性状,在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后,为什么依然存在呢?我们理解动物体的结构、生理、行为等等方面,不能脱离生物进化历史.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往前回溯鸟类的进化史:目前一般的观点认为鸟类的祖先是爬行类,而爬行类也具有产下未受精卵的能力;爬行类祖先两栖类,两栖类的祖先是来源于水中的鱼类,而他们都具有产下未受精卵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推测,鸟类产下未受精卵的性状是由祖先一直遗留下来的.由于最早的,有性生殖的生命来自于水中,最初的有性生殖策略也是在水生环境中形成并完善的.在水生环境中,经过长期的选择和进化,体外受精作为最优的有性生殖策略而被选择,而产未受精卵的性状也作为体外受精的生殖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被确立下来.但是随着鸟类的祖先爬向地面,飞向天空,他们的生殖策略也一直不断在改变,以适应新的的环境.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高等动物躯体器官结构、生理、行为等有许多是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甚至是“废物利用”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飞跃.产未受精卵的性状伴随着进化的历史,由于没有对生物的生存产生绝对的危害,所以也一直保留下来.其实,在进化过程中,一个特征是否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不能简单地看是否有害,而是这种害处是否大到自然选择能够“识别”的程度.如果能够被“识别”,那便是选择占优势;如果不能,那便是随机漂变占优势.而在这里,对于鸟类来说,由于产未受精卵性状对于鸟类的生存,并不存在致命的害处,所以自然选择并不强烈,随机漂变起了主导的作用.至此,鸡可以产下未受精卵之谜终于解开:然后这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一个性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由于对生物的生存不存在致命的害处,因此遗传漂变占了主导的作用,这个性状也一直得到保留.其实,对于野生的鸟类来说,这个性状并没有带来多大的麻烦.因为野生环境中,雄雌鸟活动同步,卵的受精卵一般达到90%以上.更重要的是,鸟类对于祖先留下的这个性状进行“废物利用”,反而发展出了对生存有利的做法,鸵鸟给出了一个聪明的答案:鸵鸟有时在窝边缘产下未受精的卵,这样可以稀释受精卵被天敌捕食的概率,以达到保护中间的受精卵成功孵化的目的.小小的下未受精卵的性状,让我们隐隐约约透视了鸟类纷繁复杂的生殖策略进化史.可能它们的这个生殖策略并不完美,但是这却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