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黄河三角洲发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8:46:58
如何黄河三角洲发展

如何黄河三角洲发展
如何黄河三角洲发展

如何黄河三角洲发展
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关键是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机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要从土地利用、财税、投融资政策和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园区建设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改善发展条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创新组织协调机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务求实效.为加强组织领导,省里成立黄河三角洲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区域开发综合决策,统一部署重大事项,指导地区和部门协调行动,实行重大资源统一管理、重大设施统一规划、重大项目协调布局.探索建立有利于调动各地积极性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考核体系,建立市县政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行业协会、高层论坛等多种形式,加强政府、企业、行业间多层次的交流协作,形成优势互补、有效对接、共建共享的利益协调机制.切实打破行政区划束缚,建设共同市场,实现一体化发展.
(二)创新市场化运作机制,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坚持运用市场化手段,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以无偿带有偿、以政府带社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大政府资金的支持力度,省预算内投资及专项资金、省基建基金都要向该区倾斜,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重点支持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环保及其他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探索设立支持区域开发建设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原材料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现代物流、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等优先发展.发挥政府信用和协调功能,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合作,设立三角洲开发专门担保公司.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区内各级政府出资设立的担保机构和省级担保机构要优先提供贷款担保.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快项目市场化运作步伐,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部分领域,要加快BOT、TOT、资产证券化融资等项目融资方式的运用,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融资机制.“十一五”期间规划投资15000亿元左右,约占全省20%.
(三)创新财税运作机制,实行重点倾斜扶持政策.
在现行财政体制不变、转移支付基数不减、调资补助不减、中央补助配套不减的前提下,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达不到县级最低财力(支出)保障线的财政困难县,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切实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对2007年已到期的30个欠发达县上缴省级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增长部分全额返还政策,允许黄河三角洲地区从2008年起继续执行3年,并将范围扩大到区内所有财政困难县.返还资金由各地建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点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等.对该区符合西部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贷款贴息资金扶持范围的地区,在安排贷款贴息时优先给予支持.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大力支持黄河三角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对区内新建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减免有关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支持东营、滨州、莱州经济开发区和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争取批准列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配合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建设出口加工区;积极争取在该区设立保税物流园区,努力做好前期工作,争取该区域列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区,东营列为国家土地管理改革试点、资源型转型试点、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城市,争取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四)创新土地管理体制,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要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后发优势,用好国家鼓励荒地开发的政策,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功能区划,各类土地资源要按规划集中开发,科学管理,总体规划确定前国有土地不得转让.强化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凡占用农业用地指标的,要按照占补平衡的要求实行“占一补一”.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创新土地管理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强当地政府对土地供应的调控能力.对区域内因长期受海水侵蚀、土壤积盐滞化、质量下降严重而导致农作物产量低、效益差的农用土地重新进行测定评估,调整土地使用规划.积极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依法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提高土地配置的市场化水平.通过土地置换等形式,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和高效利用.强化新增用地的前置控制和事后监督,禁止城镇和各类开发区无序扩张,确保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模大、链条长的项目,优先在黄河三角洲布局建设.借鉴天津滨海新区、辽东半岛等地的做法,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自愿组合、滚动发展”的原则,加快建立“飞地”制度,鼓励东营、滨州、潍坊、莱州等有条件的市、县,在其区域内确定若干平方公里设立“飞地”,面向省内外、国内外招商引资,鼓励企业到该区域进行土地成片开发.在“飞地”内设立的企业,增加值计算在投资市、县,地方财政收入与项目所在地协商按比例分享.

生态经济区和资源相匹配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