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4:01:43
猴子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猴子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猴子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猴子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猴是一种群居动物,据动物学家长期观察,猴也有它的社会秩序,有位高、位低之分,其中统治群猴的是一只资格较老的霸主——猴王.猴王年龄太老或过于残暴,也会激起群猴的愤怒,予以罢免或被咬得奄奄一息.据载,前不久,北京八大岭野生动物园的群猴就把一只老猴王不仅罢免,而且咬成重伤,后居然又有一新猴王继位,看来也体现了它们的社会秩序.不过在猴的社会从无谦让的美德,就和人类当中极端的个人主义者一样.有的猴王也相当残暴,它可以把地上的食物集拢成一大堆,自己把屁股坐上去,也不准其它猴子吃.每只猴子都有颊囊(即所谓脖子下面的口袋),吃不完的食物就藏在颊囊中,但绝不给其它猴子吃.有时为了抢夺食物,彼此吱吱乱叫,甚至互相追打,毫不谦让.人类常把吝啬人说成“猴奸、猴奸!”猴看来就是奸.猴子好动,自古被视为聪明伶俐的形象.在动物园观看猴子时,很少能看到它不动的样子,要么在爬山,要么在爬树,要么在吃游客喂的食物,要么在挠蚤子,更甚者在模仿人的动作.神医华佗首创五禽戏,即仿效动物姿态的一种体育治疗法,《后汉书·华佗传》记他的话:“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猨即猿,这里是说运动时模仿猴子的姿态动作.三国时代,曹植写诗《白马篇》,吟咏马上习武的豪爽,其中“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之句,颇富动态感,是因为借助了猴的形象.猱,猿一类动物,攀授树木敏捷若飞.猴子也有它的特殊习性,猴捉虱子是人们常见的,其实猴身上并没有那么多虱子,据动物学家分析,原来猴子的长毛下面,在皮肤上附有一种分泌物的结晶体,略带咸味,猴子把它找出来放入口中咀嚼得津津有味,犹如人类嗑瓜子一样,也是一种闲趣.不过,这种捉虱子的动作,往往是“位分低”的给“位分高”的捉,尤其给猴王捉,显然有巴结的意思.有时母猴也给小猴捉,这一点可能还体现了一点母爱.①猴子----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②一般为群居性动物,一群以10余只至30只左右最常见,由一猴王领导 .③善於行走 、攀爬 、游泳与跳 ,行动 甚为 灵活.④爱吃香蕉,枣,松子,喜欢玩,互相开玩笑,还有互相抓虱子 ⑤遇危险会发出短促之吼声或摇动枝干来警告同伴遇危险会发出短促之吼声或摇动枝干来警告同伴,以恐吓入侵者,其脸部亦甚具各种表情.

猴是一个俗称。灵长目中很多动物我们都称之为猴。灵长目是哺乳纲的1目。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包括原猴亚目和猿猴亚目。原猴亚目颜面似狐;无颊囊和臀胼胝;前肢短于后肢,拇指与大趾发达,能与其他指(趾)相对;尾巴能卷曲或缺如。猿猴亚目颜面似人;大都具颊囊和臀胼胝;前肢大都长于后肢,大趾有的退化;尾长、有的能卷曲,有...

全部展开

猴是一个俗称。灵长目中很多动物我们都称之为猴。灵长目是哺乳纲的1目。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包括原猴亚目和猿猴亚目。原猴亚目颜面似狐;无颊囊和臀胼胝;前肢短于后肢,拇指与大趾发达,能与其他指(趾)相对;尾巴能卷曲或缺如。猿猴亚目颜面似人;大都具颊囊和臀胼胝;前肢大都长于后肢,大趾有的退化;尾长、有的能卷曲,有的无尾。按区域分布或鼻孔构造,猿猴亚目又分为阔鼻猴组,又称新大陆猴类;狭鼻猴组,又称旧大陆猴类。本目包括11科约51属18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温暖地带。大多栖息林区。灵长类中体型最大的是大猩猩,体重可达275千克,最小的是倭猴,体重只有70克。 灵长类的大多数头骨具大的颅腔,呈球状,这是由于颌部变短,脸部变扁所致;眶后突发育形成骨质眼环,或全封闭形成眼窝;多数种类鼻子短,其嗅觉次于视觉、触觉和听觉,某些低等种类在脑中具有高度发达的嗅觉中枢,并在很大程度上靠嗅觉行动。某些狐猴有较长的鼻部。金丝猴属和豚尾叶猴属的鼻骨退化,形成上仰的鼻孔。长鼻猴属的鼻子大又长。这些特殊的类型是因肌肉或软骨发育而形成的。脚的拇趾和它趾能对握,使得手和脚成为抓握器官。原猴类的5指只能同时屈伸,不能个别运用。掌面与□面裸出,有指、趾纹,纹路形态不一。具有非常软或宽的足垫,除黑猿外,皆为□行性。多数种类的指和趾端均具扁甲。一般前后肢长相差不大,唯长臂猿科和猩猩科的前肢比后肢长得多。猿类和人无尾,在有尾的种类中,其尾长差异很大,从只有一个突起到超过身体长。卷尾猴科大部分种类的尾巴具抓握功能,有“第五只手”之称。一些旧大陆猴(如狒狒)的脸部、臀部或胸部皮肤具鲜艳色彩,在繁殖期尤其显著。臀部有粗硬皮肤组成的硬块,称为臀胼胝。 多数种类在胸部或腋下有1对乳头,而指猴的1对乳头在腹部。雄性的阴茎是悬垂形,多数具阴茎骨,而眼镜猴、绒毛猴、人和某些种类不具。精巢包于囊中。雌体具双角子宫或单子宫。体被毛,有的柔软细密,有的粗硬,或在局部很长,或在毛上具异色环节。有的头顶毛很长,形成丛状毛冠,或甚短,呈平顶,或秃顶无毛。有的在两颊或颌下具长毛,形如胡须。有的两肩、后背、臀部被以长毛。有的体毛非常艳丽。 绝大多数灵长类动物营不同形式的树栖或半树栖生活,只有环尾狐猴、狒狒和叟猴地栖或在多岩石地区生活。通常以小家族群活动,也结大群活动。多数能直立行走,但时间不长。多在白天活动,夜间活动的有指猴、一些大狐猴、夜猴等。大倭狐猴和倭狐猴在干热季节夏眠数日至数周。 猴子大多为杂食性、吃植物性或动物性食物。选择食物和取食方法各异,如指猴善于抠食树洞或石隙中的昆虫。猩猩的食量很大,几乎把绝大部分的活动时间用以觅食。疣猴科胃的构造特殊,大部分种类吃粗纤维多的植物性食物。 猴子每年繁殖1~2次,每胎1仔,少数可多到3仔。幼体生长比较缓慢。哺乳期多抓爬在母体胸、腹部或骑在母背上,由母带着活动。性成熟的雌性有月经,雄性能在任何时间交配。只有低等猴类,如狐猴、懒猴、指猴具有一定的交配、繁殖季节。 树科的头骨特征与某些十分原始的原猴类颇相似,许多解剖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曾把它包括在灵长类内,但其外部形态和生态习性却与灵长类有很大差异,因此,现代分类学家已把它独立成树目。 灵长类化石发现于北美和欧洲、亚洲的古新世至渐新世地层中,在非洲和欧洲发现于中新世,而在南美、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则发现于更新世。灵长类的进化已有6000万年历史,从世界各地发现的早期灵长类化石属原猴类,其中60多属现已绝灭。现在美洲已没有原猴类,只是在亚非大陆、马达加斯加岛和印度洋一些岛屿上,还生存着少数与5000万年前的原猴类极为相似的种类。猿猴类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5000万年以前,大约在1500~2000万年以前,猿类的祖先就已遍布欧、亚、非三大洲,但现今却仅残存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 在我国古籍中,猴子的别称有禺,果然,独,狨等。据《白虎通》记述:“猴,侯也,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侯者也。”侯,是等待、观望的意思。 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北部山区,每年5月7日是“敬猴节”。而泰国的北部山区,每年的11月1日是“猴子运动节”。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