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和问鼎出自于什么典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2 02:14:54
折桂和问鼎出自于什么典故

折桂和问鼎出自于什么典故
折桂和问鼎出自于什么典故

折桂和问鼎出自于什么典故
折桂的意思
获得第一. 折:摘取;桂:桂树的枝条.因桂树叶碧绿油润,我国古代把夺冠登科比喻成折桂,古时科举考试正处在秋季,恰逢桂花开的时候,故借喻高中状元,
编辑本段折桂的来源
“折桂”一词源于《晋书· 郤诜传》“累近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此后即将朝廷科举中选拔人才称为“折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中有“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之句. 唐 杜甫 《同豆卢峰知字韵》:“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唐权德舆《伏蒙十六书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宋 张抡 《满庭芳·寿杨殿帅》词:“流庆远;芝兰秀发,折桂争先.” 清 李渔 《夺锦楼》第一回:“那些未娶少年一发踊跃不过,未曾折桂,先有了月里嫦娥.” 王毓岱 《示和甫》诗:“撷芹复折桂,亲非由我显.”
一、名词解释
(一)释义
传说禹筑了九鼎,传夏,商,周三代,成为政权的象征. 春秋时、楚庄王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示威.周派使者慰劳,“楚子(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思是说楚庄王有夺取周朝天下的意思(见《左传·宣公三年》).后来用“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也指在某方面取胜
(二)读音
【拼音】:wèn dǐng 【注音】:ㄨㄣˋ ㄉㄧㄥˇ
(三)词语解释
◎ 问鼎 wèndǐng [entertain a high ambition to be first-rate or the champion] 春秋时、楚庄王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示威.周派使者慰劳,“楚子(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思是说楚庄王有夺取周朝天下的意思(见《左传·宣公三年》).后来用“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也指在某方面取胜. 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晋书·王敦传》 ◎ 问鼎的出处 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也指夺取某些体育运动的顶尖成绩. 问鼎的典故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 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 后来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做“问鼎”. 后来演变为获得一定地位叫做问鼎.
(四)详细解释
《左传·宣公三年》:“ 楚子 伐 陆浑 之戎,遂至于 雒 ,观兵于 周 疆. 定王 使 王孙满 劳 楚子 , 楚子 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禹 铸九鼎, 三代 视之为国宝. 楚王 问鼎,有取而代 周 之意.后遂称图谋王位为“问鼎”.《晋书·王敦传》:“[ 敦 ]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论逆臣则呼为问鼎,称巨寇则目以长鲸.” 明 屠隆 《彩毫记·渔阳鼙鼓》:“国号 大燕 ,伪署文武官爵,敢肆问鼎之奸.” 泛指觊觎侵占别国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非报 德 也,非助 英 也,盖欲伺瑕导隙,借以问鼎神州.” 触犯;过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孙生》:“[ 辛氏 ]牀头常设锥簪之器以自卫. 孙 屡被刺剟,因就别榻眠.月馀,不敢问鼎.”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章一:“像《典论》那样的著作,是同时的诗人们所不敢轻于问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