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对张之洞的评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6 12:12:53
历史对张之洞的评价

历史对张之洞的评价
历史对张之洞的评价

历史对张之洞的评价
历史贡献
  生平简介
  张之洞,人称张香帅,自号抱冰老人,南皮人,东南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中国高等师范学堂之鼻祖,中国幼儿园创始人(第一所幼稚园,选聘了3名日本保姆).中国重工业奠基人.张之洞13岁中秀才,16岁中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26岁中会试第三名(探花). 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其战斗力非常生猛.后任山西巡抚和各地学官,后来长期任总督,1907年后任大学士,军机大臣,1909年死,谥号“文襄”. 汉阳铁厂全景
  张之洞一生主要做了四件事:一办新式教育,二办实业,三练新军,四抵外辱. 张之洞任封疆大吏的时间内,中国经历了三次严重的外国威胁:中法战争时期张之洞处于两广总督的直接指挥位置,筹饷、调兵、用将、反对撤兵议和,为这场战争取得部分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战事中的贡献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他与投降派和一般的主战派不同,正确的认识到日本对中国的巨大野心,提出了“迁都、勤王、借款、购舰”的正确主张,并历史性的提出了持久战的正确观点:“战即不能胜,岂可尽扫诸军?彼孤军远征,粮弹皆靠海运,分兵守则军势弱,不守则接济断,彼时一败即不能支”. 在辛丑事变中,他极力主张,镇压义和团,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指出:“自古乱民无以御敌,流言焉能兴邦”;“以中国之力与八国启衅,不败不已;八国乃联军入华,不胜不休”.这在当时是正确的主张.
  主要实业
  张之洞的实业主要两件,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卢沟桥——汉口,大名鼎鼎的京汉铁路,曾记否,北伐时京汉铁路大罢工),另外一件是把内陆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以芦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张之洞为了“图自强,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在他主政的18年间,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 以武汉为中心,他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缫丝局、纺纱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居全国之冠,资本总额约1130万两白银.汉阳钢铁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并形成了以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龙头的湖北工业内部结构,武汉也一跃而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一些国内有影响的民营企业相继产生.湖北的近代工业体系已初步奠定.湖北经济亦由此跨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汉口由商业重镇一跃而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国际贸易商埠. 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后,便主持兴建湖北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等重型企业.汉阳铁厂于1894年建成投产,开炉炼钢.炼铁厂共有铸铁厂、打铁厂、机器厂、造钢轨厂和炼熟铁厂等6个大厂,4个小厂,两座钢炉,工人3千人,外国技师40人,这是我国第一个近代大型钢铁工厂.炼铁需要铁砂和煤等原料和燃料,于是张之洞又派德国技师在大冶附近勘察,发现此处铁矿蕴藏丰富,从而又兴建了中国第一个用近代技术开采露天铁矿——大冶铁矿.张之洞先后下令开发大冶三石煤矿、道士茯洑煤矿、江夏马鞍山煤矿和江西萍乡煤矿(安源煤矿,刘少奇曾在此领导工人罢工).这样,就以炼铁厂为中心,兼采铁、和采煤和炼钢为一体,创建了我国近代第一个、也是远东第一座的钢铁联合企业.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为我国重工业开了先河.除此之外,张之洞还创建了我国首家系统完备的军工厂——汉阳兵工厂,“汉阳造”从此闻名天下(汉阳步枪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近代军事建设以及国防中起到重要作用. 芦汉铁路建成之日,也是张之洞督办粤汉、川汉铁路之始. 在其督鄂期间,湖北武汉在商业、工业、教育、金融、交通等方面确实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武汉城市早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界标.另外,“湖北新政”之所以成功,制度创新是关键.据统计,张之洞督鄂期间,设置各类新机构36个,其中25%是按清廷的指示而设,75%是按张之洞设.明确标示出张之洞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新机构的设置,既是张之洞锐意创新的标志,也是张之洞推行“新政”的重要手段. 因“湖北新政”所孵化的社会生产力、民族资产阶级、新式知识分子、倾向革命的士兵,最终成了封建王朝的掘墓人.
  设办新式学堂
  办新军办新式学堂,大力引进人才,特别是留学生,对于留学生,张之洞一直优礼有加.张之洞热心向日本学习,经他派往日本留学的学生达数百人.当时风气虽开,而出洋仍遭到很大阻力.张之洞极力倡导,将自己的数位子孙都送往日本留学.学生出洋,之洞必送行,回国必设宴接风.总督衙门有一挑水人听人说今天总督接风的是留学生某某,挑水人说:“这学生就是我的儿子啊!” 张之洞对学生宠爱异常,凡是学生与官吏发生争执或纠纷,张之洞往往偏袒学生一方.注意,那时候的留学生可不是1/4回国,3/4滞留.可以想象武汉当时的风气!对了张之洞还是六君子之一——杨锐的老师. 张之洞创办新军(曾记否,双十节,武昌起义!楚望台!)回任湖广前夕,曾奏准将已经练成的江南自强军护军前营五百人调往湖北,“教习洋操,以开风气”.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张之洞在省城东门外卓刀泉创建农务学堂.1900年正式开学,聘请美国农学教习2人指导研究农桑畜牧之学. 1906年,农务学堂校址迁移到武胜门外多宝庵地方(今湖北大学校园),开设高等正科,改名为湖北高等农业学堂,并附设实验场.这是湖北最早的近代农业学堂和现今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 张之洞还在湖北铁政局内创建工艺学堂.课程有汽机、车床、绘图、竹器、洋脂、玻璃各项制造工艺.张之洞改书院、兴学堂、倡游学,使包括汉口在内的武汉三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近代教育体制.传统的书院教学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张之洞致力于书院改制,相继对江汉书院、经心书院、两湖书院的课程作出较大调整,各有侧重,以“造真材,济时用”为宗旨.在兴办新式学堂方面,其创办的算学学堂(1891)、矿务学堂(1892)、自强学堂(1893)、湖北武备学堂(1897)、湖北农务学堂(1898)、湖北工艺学堂(1898)、湖北师范学堂(1902)、两湖总师范学堂(1904)、女子师范学堂(1906)等等,则涵盖了普通教育、军事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等层面. 纵观张之洞的一生,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对国家利益的维护以及对教育、实业的发展贯穿他的整个政治生涯;他为南疆抗法的伟大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也是武汉成为中国近代重工业基地的奠基人;他兴建了贯穿中国的大铁路,兴办的各种学校和新式军队培养了大量人才,并直接孕育了武昌起义的革命火种.他是当之无愧的晚清第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