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破青天锷未残 出自哪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21:26:41
刺破青天锷未残 出自哪里

刺破青天锷未残 出自哪里
刺破青天锷未残 出自哪里

刺破青天锷未残 出自哪里
毛泽东
  十六字令三首
  其一 1934年夏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赏析】
  红军从长征伊始,真可以说是经过了数不清的高山峻岭.诗人毛泽东对山的密切因缘和偏爱,笔者在前面已经谈过,从少年时代的家乡韶山到青年时代的长沙岳麓山,再到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这一个又一个的高山,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并认识到毛主席的奋战历史.
  而且诗人自己也说过一句饶有兴味的话:“我们在山上,他在水边.”(《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这里的“他”是指蒋介石.因蒋介石当时将首都建立于南京,南京依傍长江,后来又在重庆建陪都,依然靠长江与嘉陵江.而毛泽东却是依山立业,在山区建立新理想、新风格、新秩序、新制度,并以山为基地打击敌人.所以在毛主席所写的诗作中几乎篇篇有山,因为山养育了一代诗人,养育了工农红军,养育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诗人这首《十六字令三首》就是一首典型和正面对山的赞美歌吟的英雄之诗.
  按作者原注:“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是从民谣中吸取了有益的养料,并作为这首诗发轫之开端.毛主席作为一代诗家对诗的修养极深,尤其对汉语诗歌的路子和发展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他在给陈毅的一封信中清晰地表达了他对诗歌的观点:“要用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古典绝不能要.但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民歌中倒是有一些好的.将来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吸收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诗人不仅独具慧眼看到这一层,而且身体力行,在这首诗的第一首中诗人就化用贵州民谣,将“马过要下鞍”改为“快马加鞭未下鞍”.接着又借用此民谣中的“离天三尺三”,这两处借用一下就将红军当时的现实及精神幻化灵活了,达到以俗为雅之功.“快马加鞭未下鞍”写红军战马奔腾穿山而过的英姿,而不仅仅是民谣中的屈服于山高,下得马来.“离天三尺三”在毛主席这首诗里也不仅仅是写高山仰止,而是衬托诗人慷慨之精神,因为紧接前面一句是“惊回首”,飒爽之情不禁流露.这里的“惊”字用得极好,诗人的动感、神态、眼神以及高峻之山巅全都溶入这一字之间,显得内涵尤其深邃、丰富.而且这“惊”字也一贯到底,不但在第一首中写了惊叹山之高,而且在第二首中写了惊叹山之多,还在最后一首写了惊叹山之险,连惊三次,气势畅通,浑然磅礴.
  第二首如前所说,写山的连势,因第一首是写的高度,山在这里如狂涛巨浪成倒海翻江之势,奔腾朝前,起伏延绵,连环不绝,犹如一幅巨型的红军万马奔战图,使人联想到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中一句:“英姿飒爽犹酣战.”以及稼轩《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词中的:“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这里以山之雄伟走势象征了诗人永怀斗志的壮志豪情以及红军将士摧枯拉朽般的战斗士气.狂飙突进,宛如让读者又重临毛诗的“飞将军自重霄入”等一系列情景之中.
  第三首写山之险峻,山可以高得来刺破青天,而锋刃未残,然而又用一个合乎情理的大夸张,似乎山之利剑要刺塌青天,但青天不会垮下,因为高山之大柱正支撑中天.这里所写的顶天立地之山同样既是写景又是象征诗人及红军的作为民族中流砥柱之顶天立地的作用.
  所以总观三首小令,虽是正面写景(即是高山),其实深含着意.诗人高手妙着,以山穷尽题中精蕴,同时又引发题外之远意;二者在此珠连璧合,情景交融,一首小令在此又一次完成了诗人内心之大任务,胜任了诗人的万丈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