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一下基督教内部的阶级分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8 10:28:16
讲解一下基督教内部的阶级分化

讲解一下基督教内部的阶级分化
讲解一下基督教内部的阶级分化

讲解一下基督教内部的阶级分化
教会的阶级是在整体教会中,由不同的劳动程度、生产条件与生产地位所决定而分化出来的不同阶层的人群.如教会中的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无产阶级,曾经还有信了主的奴隶是奴隶阶级,还有过去封建时代英国的天主教女王是封建贵族阶级.
  一、教会阶级分化的原因
  按理说,教会不应该有不同的阶级、不应该阶级分化.因为教会信徒都是弟兄姊妹.既是弟兄姊妹就是一家人,弟兄姊妹之间岂能阶级分化呢?岂能不有难同担呢?岂能不有福同享呢?其原因之一是信徒在未信主之前都是一定阶级的人物,当他们皈依基督教的时候,他们仍然带着那种阶级身份在教会中出现,这是教会有不同阶级的一个原因.就如腓利门和阿尼西母的关系 .其二,在教会里面有些人有钱,有些为奴的一无所有,有钱的人不花钱去救赎那些在别人家中为奴的信徒,这就使得那为奴的信徒一直站在奴隶阶级的地位.就如黑奴基督徒,他们最终还是自己民族团结起来本着圣经人权的伦理 从白人手下得到解放,而那些白人大多都是基督教或天主教的人物.其三,在教会里面的人并不是都像耶稣一样完全,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信徒都是弟兄姊妹,也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理解教会就是一家人.教会里面有很多人,他们只懂得顾好自己,心里没有基督的大爱,他们只懂得对自己财产的私人拥有,不明白自己连同自己的一切都属于家主耶稣基督所有,就是因为如此,教会出现了贫富分化,贫富分化就造成各人所居的生产地位不同,生产地位不同就带来了阶级不同.这就是教会阶级分化的原因,总归一个原因是私有制的结果.
  二、教会阶级与社会阶级的关系
  教会阶级是社会阶级的部分,教会阶级与社会阶级具有共同的性质,教会中阶级与阶级的矛盾跟社会中阶级与阶级的矛盾相比也一样.因为,教会的成员来自社会各个领域,有着不同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当他们相处在一起又被人从社会中划分出来孤立看待时,它就是一个小社会.当他们被人与整个大社会相比看待时,它就是局部与大体的关系.社会阶级以社会人群对生产资料的拥有和在生产中的地位不同而划分,社会阶级包括着社会各个角落的人群.社会中的阶级有:地主阶级、农奴阶级、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在教会与社会这个小型与大型、局部与整体的区别关系当中,这个局部是整体的小型形态,它就像一个大体的缩身、微化的社会.因此,教会阶级之间的矛盾与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一样的.社会中不同的阶级存在着怎样的矛盾,教会中的阶级也是那样的矛盾.社会中的地主阶级与农奴阶级有怎样的性质与矛盾,教会中的地主阶级与农奴阶级照样有怎样的性质与矛盾;社会中的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有怎样的性质与矛盾,照样,教会中的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也有怎样的性质与矛盾.
  三、教会阶级的统一与矛盾
  阶级之间具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就统一的一面来说,因为它们都处于同一个空间的生产领域中,并且它们通过战斗夺取的手段可能从这个阶级变成了另一个阶级,也可能从另一个阶级变成这个阶级.不管哪一个阶级,它对另一个阶级总有依赖性,就如地主与农民互相依赖,资本家与工人互相依赖.他们谁都不可以失去对方,一旦失去对方也就是改变自身地位的时候了,他们都需要从对方手中取得经济利益.地主需要农奴的劳动,农奴需要地主出租土地;资本家需要工人的劳动力,工人需要资本家提供的工作条件和工资.如果地主没有农奴,地主就不成地主,同样,农奴若没有地主,农奴就不是农奴,而是从农泯主.这就是统一的一面.但这对立的阶级都有无穷的经济欲望,地主与资本家想要更低价实惠的劳动力,想要从劳奴者手中得到更多的劳动成果,而劳奴者也一样渴望得到更高价的劳动回报,他更不愿意多花劳动力而少得回报,就是这个矛盾焦点带来了一连串的矛盾问题,这个矛盾焦点也是灵界魔鬼向教会发起战争的一个立足点.这也是同一个教会之中的贫富信徒常有互相来往又有为着无关紧要的小事嘲笑、藐视弟兄与怨恨、毁谤、论断的一个重要原因.
  阶级的统一是两个阶级共处于一个生产领域,并互相转化与互相依赖;但阶级矛盾总的来说是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在这种矛盾与统一当中表现出了富强人对贫弱人的歧视、冷待、利用、排斥、侮辱的思想行为和贫弱人对富强人的依赖、憋忍、愤恨、抵抗与报复的思想行为.
  教会纷争结党的原因有许多,其中阶级分化往往是带来教会纷争结党与矛盾的一个常见的原因.教会阶级的分化使教会发生了不和与冲突.由于教会与社会一样具有内部的阶级矛盾,其各个阶级都会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和立场来看待教会问题并治理教会.人无完人,他们往往因爱心和灵命的有限,忽视了其它阶级的需求和关注的问题,忽略另一个阶级的利益所需,造成另一个阶级极大的反对.
  在教会的阶级矛盾中,受害严重的一般是比较下层、比较贫困的阶级.因为比较贫困、比较下层的阶级都是相比较为软弱的阶级,它们在社会上历来都是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就如:农奴阶级、工奴阶级.甚至在教会初期的时候,使徒们亲手治理的教会里,教会也出现过在天天的供应上忽略了他们中间寡妇的饮食(徒6:1).
  四、教会阶级分化的黑暗
  阶级分化分明了强者和弱者,剥削阶级分明是强者,被剥削阶级分明是弱者.强者包括:霸主 、地主、财主 三种角色,弱者包括在战斗中被打败者、受灾者、生产不顺者、体智软弱者等.
  阶级分化从有意的人为角度来讲,它的根源在于人的私欲,它的途径在于剥削与懒惰两个方面.强者对弱者的剥削,懒汉的懒惰贪得是阶级分化的两个重要原因,这两个原因任何一个存在都会分化阶级.在此,我们不要把教会内部的剥削理解成古代的霸主霸占以及地主的残酷剥削一样,因为教会从来就没有过霸主.虽然教会没有霸主(奴隶主)捕捉奴隶并霸占他人妻儿田产,但却有过大地主(封建君主)的剥削,如:中世纪前后的教皇和基督教国家的(世俗)皇帝的剥削;今天教会还有大财主(资本家)的剥削.如此我们便看见教会仍然还有阶级黑暗的一面.
  在阶级分化的第一个原因中,剥削包括:霸占(箴11:16)、低价收买劳动力、该施舍的不施舍(太19:21-22;路3:11)三种形式.其一,霸占是最古老的一种剥削方式,强者霸主通过战斗以暴力去夺取他人的妻儿、田地、家产,并俘虏他人为奴隶,使其终身为自己服劳,这就形成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其中,充其强者霸主的都是身强力壮在战斗和掠夺中得胜的人,而充其奴隶的都是在战斗中失败或无法战胜自动投降的人.经历史的推移和文明的发展,也就是基督教文明的到来,霸主逐渐消失 ,接着地主(封建君主和他的臣仆)成了社会最高峰的人物继承古霸主的地业,他们以出租土地给农民为由,从农民手中收取大量金粮,使得农民衣食不足而地主奢华宴乐.其二,工业的发展使地主逐渐消失,接着是财主占据社会的最高地位,他藉着工业生产以低价收买劳动力,使贫富两极分化.其三,该施舍的不施舍这使得原财物拥有者有过多的财物,而那些在神的眼中被看为该受帮助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补给而缺乏(申15:1-14;申23:19-20),这使得贫富两种人在地位和尊严上有了巨大的差距(林前11:21).
  在阶级分化的第二个原因懒惰中,懒惰(箴6:9-11)同样是私欲的反应,懒惰者之所以懒惰都有一定的心理原因,要嘛渴望不义之财的到来、要嘛渴望白白分享别人的劳动成果、要嘛渴望别人周济和供养、要嘛渴望用软手段换来别人的财物.如果没有这些强烈的心理基础谁都不愿意坐等挨饿而不干眼前的活.而这样贪心的渴望往往使那些渴望者的渴望成为白日之梦,他们最终沦落到严重贫穷的地步而成了劣势阶级的人物;但也有稀少侥幸者最终成功地坐吃他人劳力,发展成为剥削者.
  五、教会阶级矛盾的处理
  教会的阶级矛盾总是难以避免,但教会的阶级矛盾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教会应当克服阶级矛盾,过大家庭的、兄弟姐妹的、平等互爱的生活,绝不可使教会阶级强烈地分化.处理教会阶级分化应当重抓剥削与懒惰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施洗约翰曾经教导说:“有两件衣裳的,就分给那没有的;有食物的,也当这样行”(路3:11).这是施洗约翰对于贫富阶级关系所做的教训.关于阶级问题的处理,我们还可以从耶稣基督的话语中找到教训,耶稣基督曾对一个少年财主(资本家)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以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太19:21).使徒保罗也曾教导说:“从前偷窃的,不要再偷,总要劳力,亲手作正经事,就可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弗4:28).所罗门说:“懒惰人哪,你要睡到几时呢?你何时睡醒呢?再睡片时,打盹片时,抱着手躺卧片时,你的贫穷就必如强盗速来,你的缺乏彷佛拿兵器的人来到(箴6:9-11)”.这些教训就是我们今天看待教会阶级并治理教会阶级问题的标准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