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文言文广东5年高考考过的文言文,考过的!越多年分越好!说明年分!考过的是不是就不考的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8:37:16
广东高考文言文广东5年高考考过的文言文,考过的!越多年分越好!说明年分!考过的是不是就不考的了?

广东高考文言文广东5年高考考过的文言文,考过的!越多年分越好!说明年分!考过的是不是就不考的了?
广东高考文言文
广东5年高考考过的文言文,考过的!越多年分越好!说明年分!考过的是不是就不考的了?

广东高考文言文广东5年高考考过的文言文,考过的!越多年分越好!说明年分!考过的是不是就不考的了?
2012年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巡南漕①,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馀年之纠轕,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②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治吴淞以通海口为最要.”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於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遗疏上,优诏轸④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

【注】①漕:水道运粮.②社仓法:用义积谷备荒的方法.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④轸:痛.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澍就擢巡抚 擢:提升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 豁:免除

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举:推举

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卒:最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做题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并结合语境来确定实词义项,力求做到“信达雅”.举,兴起,发动.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出为川东道 B. 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


结为婚姻 并开引河,导之入淮
C. 灾民赖之无失所 D. 澍毅然以身任
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 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第一个“为”均是动词,成为;B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沙洲阻水;C项第一个“所”是名词,处所,第二个“所”是所字结构,不译;D项第一个“以”是连词,表修饰,第二个“以”是介词,把.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 (3分)
① 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②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
③亲赴上海,筹雇商船 ④条奏厉害,至是先浚徒阳河
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要求,再用排除法;①表现陶澍政治操守;②表现陶澍应对水灾所采用的策略;⑤表现陶澍见义勇为的性格特征.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账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励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灾.
B.陶澍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了丰备仓,命令老百姓在秋收后量力捐献,丰备仓中的粮食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贷.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漕运.
D.陶澍除了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外,还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利用人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由原文“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可知,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漕运的是协办大学士英和而非陶澍.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4分)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3分)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3分)
【答案】(1)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再捐出粮食,此法大略像“社仓法”,但是去除了“社仓法”的弊端.
(2)(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崇尚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
(3)(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施这政策.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抓住古汉语特殊句式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1)“歉”,粮食歉收;“乐岁”,丰年;“去”,除去;(2)“旌表”,用表彰;“以”,目的连词,用来;翻译时需要补充被省略主语;(3)“已”,后来,“风”,中风,“竟”,完成.此句中“于淮南”句为倒装句,翻译时需要调整到正常语序.

2011年


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其智能亦自可韬,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公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后不复至.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山水迅急,瞬息千里,盐枭至则鸣金叫呼,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两旁系大竹,弯如弓,他船追及,断系发之,船必覆,人莫敢撄.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俟船过,附而锯其舵,抵关适断,船不能行,触石破,尽获之.罗少亡赖,数行窃,令捕之杖毙,弃诸野.中夜而苏,匍匐至一老妪家,周之,乃改行,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当赵金龙之乱,罗受命,与总督卢公坤往平之,贼已困,将擒矣.时宣宗以尚书宗室禧恩来督军,未至,诸公议待禧至,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不少讳,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改行后,始娶妻,忽患奇疾,百方不治,一道人过门曰:“有方可救,但得钱三十千乃能配药.”罗自念贫窭,安得三十千钱,语其妻曰:“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苟鬻汝,得钱买药,则两活矣.”妻泣而从之,病果瘳.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 痛苦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 腾跃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 做官D.抵关适断,船不能行 碰到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其智能亦自可韬 语其妻曰……B.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 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C.令捕之杖毙,弃诸野 妻泣而从之,病果瘳D.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7.下列各组词语,都能表现罗提督“足智多谋”的一组是(3分)①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 ②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③俟船过,附而锯其舵 ④乃改行,投身军营⑤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 ⑥得钱买药,则两活矣.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南山的一个村子里,群猴偷吃庄稼,村民深受齐其害.罗提督巧用计策,帮助他解决了猴患.B.为了对付盐枭,罗提督因地制宜,巧妙部署,他令下属避其锋芒,暗中袭击,取得了辉煌战果.C.罗提督年轻时曾经误入歧途,后洗手不干,投身行伍,在平定赵金龙之乱时,立下了汗马功劳.D.罗提督功成名就后,并不忌讳那段行窃经历,让他人提醒自己,引以为鉴,再也不做违法之事.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②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参考答案】5.C(A.为……所苦,苦于……,使困苦,困于.例:《列子·汤问》:“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史记·陈涉世家》:“天下苦秦久矣.” B.释放;放走.例:纵火,纵虎归山,七擒七纵.D.到达,抵达.例:抵京,抵临,平安抵达.)6.B(凭,介词/相当于“而”,表顺承.A.他的,代词.C.他,代罗提督.D.将,将近,副词.)7.B(①叙述他曾经率兵到南山.④叙述他投身行伍.⑥叙述他跟妻子商量卖身以求钱治病事,这点勉强可算是.)8.D(“让他人提醒自己,引以为鉴,再也不做违法之事”无依据.)9.(1)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评分说明】共12处,每错3处扣1分.【标点】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补充注释】
①鬻,本义为“粥”,引申为“卖”.鬻文(为人撰写文章而接受酬劳,即“卖文”),鬻技(出卖技艺以谋生),鬻歌(卖歌,以歌唱谋生),鬻爵(出卖官爵).成语“卖官鬻爵”,形容政治腐败,统治阶级靠出卖官职来搜刮财富.②训,典式,法则.成语“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③糟糠,酒糟糠皮,是穷人赖以生活的食物.后常用“糟糠”形容穷困共患难.“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知心朋友,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④道里,指道学家主张的法则、规律.⑤磊磊落落,一一分明的样子,也形容胸怀坦荡.⑥绳,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绳墨,准绳,绳正,绳之以法.9.(2)①罗提督招募善于游水(或:泅渡)的人(或:士兵/勇士),(让他们)拿着锋利的锯子隐藏(或:躲藏/藏匿)(在)上游的江水中.(3分.泅、上流、句意,各1分)9.(2)②(罗提督)还(或:并且)邀请(或:延聘)文人(或:读书人)详细地(或:清晰地)记载他(做贼)的事情,(这种胸襟),确实是个非凡(或:异乎寻常/奇特/奇异)的男子汉啊.(3分.历、洵、“洵奇男子也”句式,各1分)【补注】洵,诚然,确实.《诗·邶风·静女》:“洵美且异.”



2010年



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身窥,据此可无北顾之忧.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千户吴玉守之.上语诸将曰:“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因其未至,可先击之.”诸将皆曰:“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癸未,上率马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甲申,至怀来.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举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满沟壑,宜为报.将士闻之,或信或否.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所误.”遂倒戈来归.宋忠余众仓皇列阵未成,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我师乘之而入,宋忠急匿于厕,搜获之,并擒俞瑱,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咸顿首称善.(选自明谢黄《后登陆》卷下,有删改)【注】①上:皇上,指朱棣.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上语诸侯曰…… 谈论 B.委尸填满沟壑 放置C.识其父兄子弟咸在 标志 D.噫!我固无姜 祸患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今俞瑱得之 乃令吴玉守之B.利为彼有 宜为报仇C.降家皆为上所杀 儿为所误D.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 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7.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朱棣“料事如神”的一组是( )(3分)①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值襟喉 ②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③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 ④贼众新集,其心不一⑤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⑥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朱棣深谋远虑,迅速出击居庸关,打败了俞瑱;然后进军怀来,一举击溃敌军,活捉宋忠、俞瑱.B.俞瑱逃往怀来,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胜追击,于是分析了敌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制胜之策.C.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宋忠用欺骗手段来蒙蔽下属,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最终未达到目的.D.宋忠失败的原因在于轻率浮躁,加上计策失当,不少部下临阵哗变,以致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咸顿首称善(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参考答案】5.B委:放置,丢弃(A语:说;C识:明白,知晓,动词;D恙:病,担忧.)6.B利为彼有,为,二解.其一,介词,表被动;其二,判断动词,不译.宜为报仇,为+动词,判介词,省小宾.译:给,替.(A代词且皆为居庸关;C表被动,为…所结构;D方位地点)7.D排除法.1句,地势之要,2句,喻证地势之要,皆与形势分析无关.8.C敌方间谍,错.原文中,“获贼间谍”,其人为宋忠部下.9.(1)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2)①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赋分:授予,古今异义1分,省略句1分,大意1分.②皇上指挥军队度过黄河,呐喊(着)直接冲击宋忠的军阵.赋分:麾,1分,河,1分,大意1分.



2009年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⒌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刺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妙B.以章献起于寒微 出身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惩罚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延缓⒍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②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B.①发兵捕之,久不得 ②周怀政之诛,帝怒甚C.①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 ②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D.①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②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⒎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 )①迪深厚有器局 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⒏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⒐断句和翻译.(10分)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语迪曰:“卿向不欲吾欲国事,殆过矣.” ②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参考答案】5.B(A.奇:意动用法,认为……惊奇;C.诛:诛杀;D.弛:松弛.)6.D(A.代词,代李迪/表祈使,当,可.B.代词,代亡卒/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以何”的倒装,用/用来.D.都是竟然.)7.C(①说的是李迪有才情,④、⑤与“胆量非凡”无关,排除B、D选项,答案选C.)8.D(A.不是李迪“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而是他的曾祖.B.不是“立即”,是“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之后.C.“不畏众怒”错,“怒”的只有皇帝.)9.⑴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⑵①(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②(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第①句注意“向”、“殆”“过”等词的落实,第②句注意“许”、“然”“壮”等词的落实.

东西太多,你留个邮箱,我发给你吧.一般考过的文言文都不会再考的,但是其中出现的词可能会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