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描写小孩过春节的句子(8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21:57:05
《北京的春节》描写小孩过春节的句子(8句)

《北京的春节》描写小孩过春节的句子(8句)
《北京的春节》描写小孩过春节的句子(8句)

《北京的春节》描写小孩过春节的句子(8句)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论,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我们确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取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技能. 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的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作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除了悬灯,广场上还放花合.在城隍庙里并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来.公园里放起天灯,像巨星似的飞到天空. 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街上的人拥挤不动.在旧社会里,女人们轻易不出门,她们可以在灯节里得到些自由.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的玩耍.
  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原始的电影--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玲,到时候就叮叮的响.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新年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社会里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而猪牛羊等也正长成,所以大家要杀猪宰羊,酬劳一年的辛苦.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社会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在旧社会里,过年是与迷信分不开的.腊八粥,关东糖,除夕的饺子,都须先去供佛,而后人们再享用.除夕要接神;大年初二要祭财神,吃元宝汤(馄饨),而且有的人要到财神庙去借纸元宝,抢烧头股香.正月初八要给老人们顺星、祈寿.因此那时候最大的一笔浪费是买香腊纸马的钱.现在,大家都不迷信了,也就省下这笔开销,用到有用的地方去.特别值得提到的是现在的儿童只快活地过年,而不受那迷信的熏染,他们只有快乐,而没有恐惧--怕神怕鬼.也许,现在过年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可是多么清醒健康呢.以前,人们过年是托神鬼的庇佑,现在是大家劳动终岁,大家也应当快乐地过年. (选自《聂绀弩杂文集》,三联书店,1981年)北京的春节 老 舍(1899-1966)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生于北京.著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作者简介 老舍 老舍(1899—1966),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1918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由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学当校长.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回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这个时期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长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微神》等短篇小说.1944年开始,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他担任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副主席兼北京文联主席,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常委.1966年“文革”中不堪躏辱投湖自尽. 注释:①[宪书] 也叫“时宪书”,即历书,俗称“皇历”.
  编辑本段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一是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二是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②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会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品读这些句子,不仅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还要深入领悟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③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④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残灯: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从正月初一人们就开始逛庙会,正月初五又到处张灯结彩闹花灯,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少了、熄了,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2)词语解释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俗称“过年”. 腊月:农历十二月. 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 空竹:用竹木制作,中空,能发出响声的一种传统健身玩具.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也称“上旬”. 小年:农历中的节日.在腊月二十三日,旧俗在这天祭灶.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 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娴熟:熟练.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因为这一天叫上元节,故晚上叫元宵.课文中指元宵节(又称灯节)的一种应时食品,其他地区称“汤圆”.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正月初一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编辑本段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建议 1.课前可要求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学生学习本单元时,春节刚过不久,也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谈一谈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 2.整体把握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本文时间跨度大、内容多,从腊月初写到正月十九,列举了一系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所以,理清写作思路是学好本课的关键.文章按时间顺序安排内容,可分5个时间段来把握:①1—6自然段(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开始);②7自然段(除夕);③8—10自然段(正月初一);④11—12自然段(正月十五元宵节);⑤13自然段(正月十九结束).每部分都以表示时间的词开头,构成各段的总起句、中心句,紧接着围绕中心句列举事例.在教学过程中,初读课文后,可先让学生谈谈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的整体印象,再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结构安排自然流畅、脉络清晰的特点. 3.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效果.课文先写北京春节的开始,比较简略地介绍了人们做了哪些过春节的准备.有的民俗习惯只一句话带过.如,“必须大扫除一次”“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紧接着详细描述除夕、初一、元宵三个春节高潮.最后简略交代春节结束.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印象深刻.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老师适时点拨,达成这一教学目标. 4.品读语句,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老舍先生曾说,“我不论写什么,总希望能够信赖大白话;即使是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地用术语与名词,我还保持着我的‘俗’与‘白’”.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流畅通达,清浅俗白,雅俗共赏,耐人寻味.这种语言风格在文中处处可见,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教学过程中不必面面俱到,指导学生抓住自己对课文感受最深的部分潜心品读,把培养语感落到实处. 本文有较多的场景描述,有较强的画面感,要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让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春节不一样的民风民俗,并引领学生理解本课所展示的民俗的内涵——春节代表的亲情、乡情、祝愿、期盼,以及由此反映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比如,“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这一画面可以反映淳朴善良、崇尚劳动、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 关于表达方法的领悟,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并着重指导学生领悟作者语言表达特点.比如,“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引用俗语说明北京的春节从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开始;再如,“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将叙述和描写融为一体夸赞腊八蒜;又如,“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非常自然地用了排比和比喻,把粥比作“小型农业展览会”,说明粥的材料丰富,表达对丰收的自豪和期盼. 5.生字可以重点指导易错的字.例如,“醋”的左边不要少一横,“轿”左下是提不是横.“栗”下面是“木”而不是“米”. 6.课后第一题除练习快速默读外,意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全面了解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并能抓住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或细节谈感受.在交流时,可引导学生联系本地过春节的习俗,对比谈感受.本题应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互动完成. 课后第二题旨在落实本年段的重点目标——“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本题宜在把握全文内容后进行,找出详细描写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读议结合,相互促进,切实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 课后第三题的练习意图是联系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节日蕴涵着的民俗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激发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7.课后“阅读链接”可在课内完成,也可在课外完成.目的一是扩展节日习俗信息;二是训练浏览,提高浏览速度,培养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三是与课文相关部分比较,学习不同的写法.比如《过年》,“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天天打扫剩菜”,守岁“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写出了与课文不同的另一种感受.再如《除夕》,介绍了南方福建的过年习俗,可以让学生和课文中的除夕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编辑本段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 1.了解单元导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 (1)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2)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2.了解课文安排.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3.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借此引导学生感受春节是喜庆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 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方?如: 腊月:农历的十二月.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说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 初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个月的开头十天. (2)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如: 空竹:可以看看录像或图片,了解空竹有不同种类,玩法很多,还能发出哨声,很好玩. 逛天桥:不是逛我们平常说的人行天桥.天桥是老北京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当时有河也有桥,所以叫天桥.天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很多民间艺人在卖艺,有很多北京小吃,还有很多说书的,还可以买卖各种东西等. 残灯末庙:结合注释,联系课文内容,可以知道是指春节结束的时候. 三、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 1.了解北京的春节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 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填表的时候可以同桌合作,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 时间〖〗风俗习惯 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1)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做上记号,等会儿一起讨论讨论.(“风俗习惯”一栏不强求填得全面细致,表格内容供参考.) (2)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 四、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 1.自由练读: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得更清楚了.现在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 2.展示朗读:刚才自己着重练读了哪些难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五、结束语与作业布置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练习了难读的语句.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词,下课后请同学们认真抄写,准备在下节课听写.
  第二课时
  一、听写新词,对照课文,检查改错 初旬、蒜瓣、翡翠、色味双美、饺子、杂拌儿、榛子、栗子、鞭炮、风筝、截然、寺院、逛庙会、张灯结彩. 二、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上节课填写了表格,进行了汇报交流.现在回忆回忆,同桌互相说说: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2.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三、分清详略,练习朗读 1.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1)默读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 2.练习朗读:朗读详写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正确、流利. (1)自由练读. (2)展示朗读:你觉得自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个部分.在朗读、评价、集体练习中达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标. 四、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 整个交流过程要注意读悟结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交流重点如: 1.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1)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2.除夕.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 (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3.正月初一.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 (1)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 (2)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还有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总之,每个人都没闲着,或者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可谓轻松自在. 4.元宵.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 (1)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 (2)谈谈自己的体会. 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 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 (3)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 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五、回顾全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引导学生经过讨论懂得:老舍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出“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六、学习“阅读链接” 引导学生体会到老舍爷爷在《北京的春节》里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都只写了一句话.但梁实秋和斯妤却写得很详细.同时懂得,同样写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要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写法,写出个性,写出特色.
  编辑本段分段
  1-2为第一段,讲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八就开始做准备了. 3-4为第二段,讲孩子们准备过年的欢喜心情和大人的忙碌. 5-6为第三段,讲怎样过腊月二十三. 7 为第四段,讲怎么过除夕. 8-10为第五段,讲初一初六的情景. 11-12为第六段,讲元宵上市的情景. 13为第七个段,讲春节结束,大人们干活,小孩子上学.
  编辑本段中心
  本文通过描写北京春节的特点,写出了北京地区过春节时的欢乐,祥和的喜庆气氛,使我们又一次得到了传统民俗文化的体验.
  编辑本段相关链接
  1.老舍的语言风格
  北京韵味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话从事创作的一位作家.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以北京为背景,例如,《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这些作品的语言,都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犹如鲁迅的作品语言富有绍兴特色,沈从文的作品语言富有湘西特色,赵树理的作品语言富有山西特色一样.任何人读老舍的作品,都会感到语言富有北京韵味. 老舍作品语言的北京韵味,有赖于老舍的作品取材于北京下层市民生活.他自幼生活在北京,熟悉北京,为老舍运用北京语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老舍一向注重从市民群众的语言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当然,老舍创作时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北京的地方语言,而是经过选择提炼和加工改造,然后再恰如其分地运用到作品中去.
  通俗明白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