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如何教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2:00:26
小学三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如何教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如何教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如何教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如何教学
个人的理解,仅供参考.
连除应用题是由两个单独的除法应用题组合而成.
我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将课本中的例题(连除应用题),改编成两道一步计算的除法应用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两道题;然后教师将这两题合成一题(即连除应用题例题),让学生试解.
点名解答出来的学生说想法,带动学生思考(教师辅以说明与表扬).
立即进行这类题目的专项练习,教师编题(两道一步除法的),学生合题,可试着让学生编题、学生合题、学生解答.到了这一步,学生就应该可以掌握连除应用题的解答方法了.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学生理解、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2步平均分是计算,最好先拟定第一步的提问或是小标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到图书馆去看一看。  
出示图片。  
提问:你从投影上看到了什么?  
(共有224本书,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  
二、层层深入、探究新知。   
1、谈话: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信息,你可以提出一个一步计算的问题吗?(...

全部展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到图书馆去看一看。  
出示图片。  
提问:你从投影上看到了什么?  
(共有224本书,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  
二、层层深入、探究新知。   
1、谈话: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信息,你可以提出一个一步计算的问题吗?(马上口答)你还能提出什么一步计算的问题呢?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比如说两步计算的?(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如果学生提不出,可以由老师提出。)  
讲述: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你可以在自备本上试一试,如果觉得有困难,你可以和你的同桌互相讨论一下,或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完成之后同桌之间交流,说说你的想法。  
指名回答,并板书:  
方法一:224÷2=112(本) 方法二:2×4=8(层)  
112÷4=28(本) 224÷8=28(本)   
分别说说224÷2=112是什么意义,“224”指什么?“2”呢?224÷2所求的是什么?所以单位名称是什么? 112÷4=28又是什么意义?  
2×4=8是什么意义,“2”指什么?“4”呢?2×4所求的是什么?所以单位名称是什么? 224÷8=28又是什么意义?  
2、辨析两种方法之间的相同和不同,揭示课题。  
谈话:和前两个问题相比,第三个问题有什么特征?需要几个条件?几步解决问题?  
教师给出连除应用题的含义,并板书课题: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同学们很聪明,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不同点:(1)第一步求的不一样。第一种方法第一步求的是每个书架平均放几本;第二种方法第一步求的是2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  
(2)第一步用的计算方法不一样。第一种方法第一步用的是除法;第二种方法第一步用的是乘法。  
(3)第一步的单位名称也不同。第一种方法两步单位名称都一样,都是“本”;第二种方法第一步单位名称是“层”。  
相同点:第二步用的都是除法。都可以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  
三、尝试应用、练习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增加了一门学科叫科学。为了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一些科学知识,老师决定带大家去科技馆参观。看。  
出示第1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在头脑中想象一下:有114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  
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先做完的板演)(可用小黑板或投影)  
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说说自己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集体评议,说说解题思路。(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解决的?)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有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小明,他的爷爷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一瓶药,你听。爷爷就问小明,这瓶药能吃多少天?  
出示第2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  
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叙述一遍。  
同桌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说说自己打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集体评议,说说解题思路。(先做完的板演)(可用小黑板或投影)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讲述:周末的时候,小明和小刚想去买乒乓球拍,请你来帮他算算,每块乒乓球拍多少元?  
出示第3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提示有隐藏条件:有2个小朋友。)  
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叙述一遍。  
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说说自己打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集体评议,说说解题思路。(先做完的板演)(可用小黑板或投影)  
4、(机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讲述:同学们这么聪明,连小燕子都忍不住要来我们教室了。可是他们还带来了一道难题,看。  
出示第5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  
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叙述一遍。  
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说说自己打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集体评议,说说解题思路。  
四、回顾反思,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你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帮助小明决了很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现在谈谈你的收获,好吗?

收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到图书馆去看一看。  
出示图片。  
提问:你从投影上看到了什么?  
(共有224本书,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  
二、层层深入、探究新知。   
1、谈话: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信息,你可以提出一个一步计算的问题吗?(...

全部展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到图书馆去看一看。  
出示图片。  
提问:你从投影上看到了什么?  
(共有224本书,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  
二、层层深入、探究新知。   
1、谈话: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信息,你可以提出一个一步计算的问题吗?(马上口答)你还能提出什么一步计算的问题呢?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比如说两步计算的?(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如果学生提不出,可以由老师提出。)  
讲述: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你可以在自备本上试一试,如果觉得有困难,你可以和你的同桌互相讨论一下,或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完成之后同桌之间交流,说说你的想法。  
指名回答,并板书:  
方法一:224÷2=112(本) 方法二:2×4=8(层)  
112÷4=28(本) 224÷8=28(本)   
分别说说224÷2=112是什么意义,“224”指什么?“2”呢?224÷2所求的是什么?所以单位名称是什么? 112÷4=28又是什么意义?  
2×4=8是什么意义,“2”指什么?“4”呢?2×4所求的是什么?所以单位名称是什么? 224÷8=28又是什么意义?  
2、辨析两种方法之间的相同和不同,揭示课题。  
谈话:和前两个问题相比,第三个问题有什么特征?需要几个条件?几步解决问题?  
教师给出连除应用题的含义,并板书课题: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同学们很聪明,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不同点:(1)第一步求的不一样。第一种方法第一步求的是每个书架平均放几本;第二种方法第一步求的是2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  
(2)第一步用的计算方法不一样。第一种方法第一步用的是除法;第二种方法第一步用的是乘法。  
(3)第一步的单位名称也不同。第一种方法两步单位名称都一样,都是“本”;第二种方法第一步单位名称是“层”。  
相同点:第二步用的都是除法。都可以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  
三、尝试应用、练习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增加了一门学科叫科学。为了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一些科学知识,老师决定带大家去科技馆参观。看。  
出示第1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在头脑中想象一下:有114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  
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先做完的板演)(可用小黑板或投影)  
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说说自己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集体评议,说说解题思路。(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解决的?)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有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小明,他的爷爷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一瓶药,你听。爷爷就问小明,这瓶药能吃多少天?  
出示第2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  
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叙述一遍。  
同桌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说说自己打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集体评议,说说解题思路。(先做完的板演)(可用小黑板或投影)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讲述:周末的时候,小明和小刚想去买乒乓球拍,请你来帮他算算,每块乒乓球拍多少元?  
出示第3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提示有隐藏条件:有2个小朋友。)  
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叙述一遍。  
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说说自己打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集体评议,说说解题思路。(先做完的板演)(可用小黑板或投影)  
4、(机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讲述:同学们这么聪明,连小燕子都忍不住要来我们教室了。可是他们还带来了一道难题,看。
出示第5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  
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叙述一遍。  
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说说自己打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集体评议,说说解题思路。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