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写中华传统美德的作文至少1200字,有点字数太多了,对不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05:00:14
求一篇写中华传统美德的作文至少1200字,有点字数太多了,对不起

求一篇写中华传统美德的作文至少1200字,有点字数太多了,对不起
求一篇写中华传统美德的作文
至少1200字,有点字数太多了,对不起

求一篇写中华传统美德的作文至少1200字,有点字数太多了,对不起
1、中华名族传统美德八个字: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忠——尽己报国的责任、 孝——生生不息的爱心、 诚——求真务实的品质、 信——立身兴业的基点、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 义——人间正道的向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徐秀娟就真正做到了忠于自己的职责.徐秀娟的父亲是扎龙自然保护区鹤类工程师,受父亲影响,徐秀娟从小就爱鸟,更爱仙鹤.当她提出要去盐城的仙鹤自然保护区工作时,遭到了父母的极力反对.父亲深知养鹤的不容易,娇生惯养的女儿怎么能受得了?可徐秀娟的倔强脾气不同意了,她闹着让父亲同意她去,父亲只好依了她.
有一只叫黎明的仙鹤病了,她便悉心照料,不几天黎明就好了.病好后,黎明很活跃,秀娟觉得多运动有好处,就放黎明和牧仁去河边玩.可过了两天以后它们还迟迟不归,秀娟为找它们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天在泣、地在颤,所有的事物都在为秀娟默哀,黎明和牧仁也回来了,它们和仙鹤群成群结队地在秀娟的坟旁哀叫,仿佛在为失去的好友伤心.
孝自古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可随着时间的过去,能真正做到孝的又有多少呢,古有黄香,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是江夏人.当时年正好九岁,很懂事.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亲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让父亲好好睡:至于到了寒冷的冬天,就亲自用自己的身体使父亲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亲睡得温暖.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可是现在呢,现在孝顺的越来越少,我记得前两天看见了这么一条新闻,博白县有个85岁高老先生,由于患有风湿病,走路一瘸一拐.高先生含泪说,他以前养猪赚了几十万元,大都分给了5名子女做生意.去年,老伴去世后,儿女们都不愿照顾他,平时也不关心他.他患风湿病、高血压等病需要钱治疗,叫儿女们各给2000元,结果都不肯给钱,他很伤心.
高老先生叫他们把自己当初拿给他们做生意的钱还回来,结果儿女们各叫人转给他4万元,感觉像是要断绝关系一样,令他很失望.为了发泄,他宁愿把钱撒给别人,死了也不留一分钱给儿女们,两次共撒了2万多元钱.
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现在传承了2000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在一点点的被人们所遗忘,中国人民两千多年用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正在一点点的蒸发,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这一刻开始,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让它流传下来,还能让我们的后代知道、了解、做到,甚至流传得很久很久!
2、节约——穷人的财富,富人的智慧.读了《俭以养德》这篇文章让我了解了许多:直到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家里还是经常穿补丁的衣服.是他家中贫穷吗?不是,他是国家领导人;是他不爱新衣服吗?不是,谁不爱美丽.如果,一个人过惯了节俭和艰苦的生活,那么就不会有迈不过去的坎,度不过的难关.据有关人员统计:毛主席的一双布鞋补了22次,一套军装补丁有76块,睡衣则有67块.毛主席能有补丁一身的光耀形象,是因为他补丁之多,实数罕见哪.毛主席的内衣内裤上更是五彩斑斓,有赤色、橙色、黄色、红色、青色、蓝色、紫色……与标准的老百姓一样“笑破不笑补”,只要不露肉,不透风就行.
  这位伟人,有着一生用不完的美筵,正是因为他的节俭.冯玉祥将军教育儿子冯洪国也是如此:“儿啊,你要脱下军装、皮鞋到牛栅里去熏一下,闻一闻牛屎味,才会知道五谷香.古人说:奢能灭志,俭以养德.你虽然还不曾管事,谈不上奢华,但以你的穿戴上看,是危险的!”这蕴含着深刻道理的话“一板子”把冯洪国打醒了.他脱下了军装、皮鞋,换上了青年的便衣,穿上了粗布鞋.事情是这样的,冯洪国日本留学回国后,看望多年不见的老父亲,当父亲看到儿子身着西装脚蹬皮鞋,浑身散发着浓浓的香水味,便这样地教育自己的儿子.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补丁、牛棚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看到的是优越的生活环境,一到夜晚,万盏灯火大放光芒,一幢幢大厦顿时披上了宝石镶嵌的衣衫;一条条街道犹如星光闪耀的银河;再加上射灯如探照灯似的来回晃动,而在这闪耀着的美丽背后,又有谁看到了浪费的影子.的确,许多人都会这样认为:生活条件好了,就应该有这样的享受.于是,节约也随之被人们抛在了脑后.
  这天中午,我经过学校的小店,里面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啊!同学们进来时迫不及待,出来时满载而归,我尝点你的薯条,你吃点我的鸡腿,真是不亦乐乎.我在班级里简单地做了一个调查:平均每天到小店去4次以上的有6人;去3次的有10人;去2次的有30人;去一次的有7人;一次都不去的没有(因为今天不去明天可能就去了,虽然我去小店的次数不算多,但我也在去的行列中).去小店为了买学习用品的占四分之一;肚子饿买吃的占四分之一;还有四分之二的是为了解谗,看到别人在吃自己也要吃,更有同学是拿零食当午饭,中午菜不合胃口就一倒了之.前几天班级里还掀起了一股名牌风,看谁穿得最有品味,今天你穿李宁,明天我就要换上安踏,有人还嘲笑同学穿假名牌.哎,我真想告诉大家,勤俭才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不是攀比与浪费啊!
  在班会课上,我和老师商量把《俭以养德》这篇文章推荐给同学们,老师同意了,听完了我对文章的介绍,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是啊!艰苦的生活虽然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我们仍应牢记:平日里节衣缩食,困难时才容易度过难关;富足时豪华奢侈,穷困时将难以生存.勤俭节约这一美德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