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城南旧事》的摘录笔记,其中有好词、好句、好段、感悟.需要6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15:10:59
求《城南旧事》的摘录笔记,其中有好词、好句、好段、感悟.需要6篇

求《城南旧事》的摘录笔记,其中有好词、好句、好段、感悟.需要6篇
求《城南旧事》的摘录笔记,其中有好词、好句、好段、感悟.需要6篇

求《城南旧事》的摘录笔记,其中有好词、好句、好段、感悟.需要6篇
一、读书笔记部分:
《城南旧事》是以作者生活的老北京城南为背景,以作者英子(林海音)为主人公,以作者的成长为叙事路线,一部自传体的长篇小说.据作者在书中第一章《冬阳 童年骆驼队》中写道——写下这本《城南旧事》,让实际的童年过去,让心灵的童年永存.(原文请参见摘抄①).
《城南旧事》这本书的第一章《冬阳 童年骆驼队》,有些人把它看成一篇独立的短篇小说,有人把它看成这本书的序言.我觉得两种观点都对,因为它有开头、有情节、有结尾,可以算是一篇小说;但在结尾,作者写出了自己创作动机与目的,也可看成一篇序言.
《冬阳 童年骆驼队》中,给我印象较深的应该是“我和爸爸讨论骆驼铃铛的作用”( 原文请参见摘抄②),那是我的想法几乎与作者差不多,那种童心的共鸣让我看了下去.
第二章《惠安馆》是全书最长的也是经读的一章.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本章对过程描写比较详细(原文请参见摘抄③),而情节则没有作为重点,但是通过我不断的读,发现“妞儿”、“秀贞”等人物形象刻画的十分逼真、生动(原文请参见摘抄③④).主人公英子是以一个小孩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没有大人们对疯子的那种厌恶,所以英子才能走近“秀贞”,了解她的内心世界.作者把很多东西隐藏在文字中,需要读者去一点点挖掘与理解,这样也是作者的成功之处.
第三章《我们看海去》是我最喜欢的一段,这一段写了英子搬家后的小学生活.这时英子的思维有了一个十分大的跨度,她由一个什么不懂的小丫头长为一个爱问、爱说爱玩的小姑娘.那首《我们看海去》是英子最爱的诗,喜欢到为之痴迷(原文请参见摘抄⑤).英子发现了那堆用铜盘子倒扣着的东西,她只是以一个小孩的角去看待,她想着交给大人,没有贪念,英子是一个十分单纯的孩子.
接下来就是《兰姨娘》与《驴打滚》,这两章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虽说其中情节不同,但它们都是写人.写谁呢?《兰姨娘》主要写兰姨娘和德先叔,而《驴打滚》给我买“驴打滚”的时候,为什么后来又多买了几个,文中没写(原文请参见摘抄⑥),需要读者自己思考.这时的英子长大了,三年级了,在兰姨娘的指导下,开始写大字了,英子懂事多了.
最后一章《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的笔调有些沉重,为什么沉重呢?因为“英子”长大了,她不能再象以前一样无忧无虑的玩耍了,她是家中长女,要带领弟妹们,但她不想长大.二是因为爸爸病得很重,作为长女,她十分着急,她的童年结束了,在以后的成长中,她会渐渐成熟.
——2008年寒假
二、摘抄部分
摘抄①: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坝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让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摘自《冬阳 童年骆驼队》
摘抄②:
“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的咀嚼着从胃里倒现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摘自《冬阳 童年骆驼队》
摘抄③:
妞儿只有一条辫子,又黄又短,象妈在土地庙给我买的小狗的尾巴.第二次看见妞儿,是我在井窝子旁边看打水.她过来了,一声不响的站在我旁边,我俩相对笑了笑,不知说什么好.
——摘自《惠安馆》
摘抄④:
吓了我一跳!正是疯子.咬着下嘴唇,笑着看我.她的眼睛透亮,一笑眼底下——就象宋妈说的怎么也有两个泪坑啊!我想看清楚她的.我不由得对着她的眼神走上了台阶.太阳照在她的脸,常常是苍白的颜色,今天透着亮光.揣在短棉袄里的手伸出来拉住我的手,那么暖,那么软.
——摘自《惠安馆》
摘抄⑤:
算术算得太苦了,我就要背一遍《我们看海去》,我想,躺在那海中的白帆船上,会被太阳照得睁不开眼,船儿在水面摇呀摇,我一定会睡着了.“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收拾铅笔盒时,这样念着,我把书包挂在床栏上时,这样念着;我跳出了屋门坎,这样念着.
——摘自《我们看海去》
摘抄⑥:
吃的东西取名叫“驴打滚儿”,很有意思,我哪有不吃的道理!我咽咽唾沫点点头,宋妈掏出钱来给我买了两个.她又多买了几个,小心地包在手绢里.
——摘自《驴打滚》
摘抄⑦:
咬不动烧饼,实在是我每天早上吃早点的一件痛苦的事.我的大牙都被虫蛀了,前面的又掉了两个,新的还没有长出来,所以我就无法把烧饼麻花痛痛快的吃下去.为了慢慢吃早点,我迟到了;为了吃时碰到虫牙,我疼得哭了.那么我就宁可什么也不吃,饿着肚子上学去.
——摘自《我们看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