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 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古文的)一段300多个字吧,要古文的,写明出处(哪一回),要做摘抄用的昨天把书弄丢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19:20:47
水浒传 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古文的)一段300多个字吧,要古文的,写明出处(哪一回),要做摘抄用的昨天把书弄丢了

水浒传 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古文的)一段300多个字吧,要古文的,写明出处(哪一回),要做摘抄用的昨天把书弄丢了
水浒传 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古文的)
一段300多个字吧,要古文的,写明出处(哪一回),要做摘抄用的
昨天把书弄丢了

水浒传 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古文的)一段300多个字吧,要古文的,写明出处(哪一回),要做摘抄用的昨天把书弄丢了
先是动作描写.“武松打虎”(第二十二回)可谓是《水浒传》中最经典的动作描写: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 ”
作者之所以能把武松打虎的经过写得如此具体、精彩,这主要归功于作者善于捕捉人物的动作.武松的"闪、轮、劈、丢、揪"等一系列动作的贴切运用,写出了当时情况的危急,有力地突出了武松的武艺高强.从这里,我们也发现选择人物在关键时刻的动作来写,最能突出人物的思想、品质,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此外,作者把老虎的动作“一扑、一掀、一剪"也写得惟妙惟肖,让人读后如临其境,为武松捏一把汗,作者对人物动作的观察是细致而敏锐的,因而文字写得干净利落、情节曲折生动.
我们再看“智取生辰纲”一节中人物的动作描写:
“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的,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这一段把晁盖、公孙胜、刘唐等人的表演刻画得活灵活现:一人“还”钱,一人去“揭”盖,“兜”了一瓢,那汉去“夺”,那人出来后,又是一连串的动作“抢”、“夺”、“倾”、“丢”!饶是杨志再怎么精明强干、小心谨慎,也恁是被吴用等人的聪明机智、天衣无缝的配合蒙骗了.在小说中这样的仔细而精彩的描写是很多的.
二是语言描写.请看第九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写道:
林冲喝道:“好贼!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在陆谦告饶推脱后,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他把陆谦身上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
作者为什么对此写得那么细,而且在杀人前还要发表一个宣言,这是为了表达林冲杀人的革命性和正义性.第一,分清主次,先杀两个随从,再集中力量杀主犯;第二,不能不明不白杀人,先问罪、谴责,杀得光明磊落、理直气壮;第三,三人杀法不同,详略有别.若换成李逵杀人绝不会啰嗦,不同的英雄杀人杀得不一样,同一个英雄杀不同的人杀得也不一样. 林冲杀人使用了不同的武器,那把解腕尖刀,在小说中几次出现,最后用在了杀主要仇人陆谦身上.
三是心理描写.话说宋江私放晁盖后,宋江见到官府公文,第十九回有一段很传神的心理描写:
“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涛观察;又损害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如此之罪,是灭九族的勾当!虽是被人逼迫,事非得已,於法度上却饶不得,倘有疏失,如之奈何?”
这段心理活动中传递出两个信息:第一,宋江作为一个朝廷懂法的人,知道晁盖所犯的一串串事件,每一件事情都是灭九族的的罪,虽然前面是事非得已,可是到了现在已经是不能够回头了;第二,宋江担心晁盖等人,怕他们出了疏忽和闪失,心中有种隐隐的操心.这是一对矛盾,从理上讲,晁盖等人于法度上饶不得,从情上讲,却不愿他们出现闪失.这是宋江很真实的的心理,也是宋江复杂人格的外在表现.
四是环境描写.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施耐庵对雪景的描写.武松搬到哥嫂家以后,这日从县衙画了卯回家,“连日朔风紧起,四下里彤云密布,又早纷纷扬扬,飞下一天大雪来.当日那雪,直下到一更天气不止.”(这样的雪景在《三国演义》中似曾相识)与寒冷的外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屋里的温暖:潘金莲“去武松房里簇了一盆炭火”,然后独自一个,“冷冷清清立在帘儿下等着,只见武松踏着那乱琼碎玉归来”.可以想见,金莲望着心爱的人由远而近,心中是何等的喜悦.这段描写,武松和金莲,一动一静,一冷一暖,参差的对照,让这段文字充满张力.炭火暗喻潘金莲火热的情欲,而雪的寒冷则代表武松的冷酷无情.
在武松打虎之前的也有几段景色描写,看似闲笔,其实却是必不可少的.“那时已有申牌时分,这轮红日,厌厌地相傍下山.”衬托出一番“骇人之景” “(武松)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金圣叹批注:“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作者之所以写出这番“骇人之景”,一来为了预示前途的凶险,武松跟猛虎会有一场恶斗;二来更突出了武松的过人胆量,当然,武松之所以敢只身涉险,除了艺高人胆大,还有刚愎自用、麻痹大意的成分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