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电影观后感,300字以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5:57:01
圆明园的电影观后感,300字以上

圆明园的电影观后感,300字以上
圆明园的电影观后感,300字以上

圆明园的电影观后感,300字以上
观《圆明园》有感
  震撼,是我看完电影的第一感受.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 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 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 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然后便是深思,圆明园的历史变迁,正是清王朝由盛入衰的历史.圆明园的瑰丽,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而自康熙三朝以来的无数的能工巧匠,结合无数人心血的圆明园,却在英法联军的铁蹄下,付之一炬.令人心痛,发人深省.
  当英法联军野蛮般的杀入北京,烧杀抢掠,让圆明园在三天三夜的大火中湮灭时,清政府在哪里,咸丰皇帝在哪里.这是清政府无能的表现,是清政府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必然后果.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当圆明园大火的硝烟早已散去,列强瓜分中国的时代早已不复返的今天,当我们洗血耻辱之后,我们更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封建帝制严重制约了中国的发展,再加上清政府的无能表现,让中国近两百年来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历史,圆明园只是其中的缩影,通过看这部片子,让我们21世纪的年轻人对国家有了更深的感情,也许我们无法个个都做到在战场上如军人一般上阵杀敌,我们无法都能如国家领导人一样为国事操劳,但是我们可以以自己的热情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我们可以努力学习,在各个领域上为国家做出贡献.让过去落后挨打的局面不在重现.这,我想,应该是如今每一个青年都应担当的责任.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一句反复告诫青年的箴言了.我觉得,这句话不应仅仅是放在嘴边而已,在经历看电影这样一次独特的洗礼之后,它深深的落在我的心头,我愿为之奋斗,愿君与之共勉.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 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 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 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维克多雨果1861年11月25日于高城居 1644年,一支北方游牧民族入主北京,占领了象征至高皇权的紫禁城,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清开始了其在中原的统治.清朝前期出现了著名的康乾盛世,这种四海之内一片繁荣的景象使满清皇帝开始沉醉于自己的文治武功之中,圆明园因此而被修建起来,雍正帝时期大规模扩建圆明园,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修建,这个旷世园林拥有100多组景观,近1000座宫殿,占地5000多亩.至乾隆帝时期,圆明园已成为盛世的象征,然而盛世背后隐藏的危机足以使皇帝战栗,曾今被视为蛮夷之地的西方正在进行着巨变:1776年美国独立,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生产方式发生前所未有嬗变的工业文明下的西方蒸蒸日上,而率先进入工业文明的英国正在进行着资本扩张,中国成为其在远东地区的目标.1793年,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马嘎尔尼率领英国代表团访华,乾隆帝在接见这位使者时说出了著名的“大清乃天朝大国,无所不有,用不着与西方蛮夷互通有无.”之言论,而马戛尔尼在离开之际,也同样给出了著名的预言:“大清帝国好像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因为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事实确实如此,当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城时,自大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显得苍白无力,在英军远程大炮的连续轰炸之下,大沽口炮台化为一片废墟.兵器和技术的悬殊差距决定了联军的胜利是必然的.之后英法联军开始洗劫京城,当然,包括圆明园,那些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被掠夺殆尽,拿不走的便当场毁掉,最后,联军一把火烧了圆明园,大火持续烧了三天三夜,昔日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化为灰烬,只留下了一片焦土. 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这样写到: 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它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为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亚洲文明的倩影.你可以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那里不仅有艺术珍品,而且还有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这个奇迹现已不复存在.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我们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来也抵不上这座神奇无比光彩夺目的东方博物馆,多么伟大的功绩,多么丰硕的意外横财.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
  上个礼拜在当代影视鉴赏课上看了《圆明园》这部让人叹为观止、引以为傲,又愤恨不已、怒声一片的经典影片. 看了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样的文章开头似乎过于平淡呆板,但不如此却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情感.看过之后,我立刻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毁了吧,还是毁了好,如此完美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人间所应该拥有的,它只属于天国!
  我们且先不论圆明园的历史背景以及是否奢华.如果有人能重建圆明园的话,我相信只有上帝能够办到.美,无须用如何华丽精致的字眼,当你被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景色震撼的时候,你能想到的也许就是这一个美字,甚至你虽然想到了,却无法发出声音.当人的某种情感达到极限的时候,越是简单原始的字眼,越能表达人的内心真实.无论恢宏壮丽、清新淡雅、金碧辉煌、山明水秀,还是人文之极、自然之天成,到了圆明园这儿都只能归结为一个字:美!
  除了美,圆明园的规模之大,组建筑之多,都足够使人瞠目结舌.建筑式样之繁复多变,简直已非人力所及.人的想象力真是恐怖的东西,怪不得上帝要把具有好奇心的人类赶出伊甸园.你可以试想一下,600个足球场一个挨一个的拼接起来是什么概念,在这片土地之上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美景,人工的,自然的,东方的,西方的,甚至是穿越时空纵贯古今的,但并无些许的杂乱,而是如此的和谐,仿佛那片土地天生便是如此.集所有想象力、建筑智慧、诗意与艺术和庞大的物质财富于一体,世界上确实曾经真有这么一个地方,它的名字便是圆明园.当两个强盗扔下火把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再也不会有如圆明园这样的东西出现在人世之间.
  影片中有一个温馨而动人的场面,在牡丹园中,富贵的皇家牡丹争相竞艳,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畅游于其中,其乐融融.让更多的人相信,康熙是因为太喜爱聪明活泼的乾隆而传位于雍正.如果我们相信这样一个说法,那么正在来临的大清帝国的盛世便有了一个完美的开头.而这片牡丹所在的园子便成了历史的功臣,当然它扮演的更大角色应是历史的见证者,正如它的一生所走过的那样.只不过它当时还只是皇四子胤祯的别园,自然也还不叫圆明园.
  我一直搞不明白,康熙皇帝是如此的喜爱自然科学,以致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便投其所好进献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以求得到皇帝的接见,却为什么他的后世子孙却如此的不好此道,以致使帝国失去了一个继续引领风骚的绝佳契机.雍正登上皇位之后,不知是出于感思亲情还是攀比好胜之心,开始大肆扩建圆明园.加上乾隆的长期建设,以致在半个世纪之后,圆明园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奢华、最完美的皇家园林,其实亦可称之为桃源仙境、紫宫天府.世界上最勤奋的皇帝非雍正莫属,在他统治帝国的十三年间,平均每天休息不到四个小时,为大清盛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乾隆继位之后,他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国库中的银两多得以致于影响了市面上正常的货币流通.圆明园便是在这样一个鼎盛的时代逐渐完成.乾隆听说法国的水法享誉欧洲,便吩咐传教士们在圆明园中修建了一个更大规模的水法,一个中西合璧的水法.在彻底平定了回部准格尔贵族的叛乱之后,乾隆便为来自维族的爱妃修建了富丽堂皇的伊斯兰式建筑,以慰其思乡之情.当一个男人可以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来取悦一个真正爱着的女人的时候,不知羡煞天下多少女子,郁闷死天下多少男子.
  历史的真相,往往被繁华所遮掩.大水法建成三年之后的一件小事,便已预示着帝国的最终命运.乾隆皇帝下令废弃大水法的机械提水装置,而改用人工提水.历史与文化的惯性竟然如此不可阻挡,连一个小小的喷泉装置也保不住.也许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在现代文明面前一旦失去了强有力的掌舵者便会毫无疑问的沉没.更为让人深思的是,英使马噶尔尼送来了最好的大炮和枪械,但他们在角落封闭的房间里一睡便是五十年.鸦片战争之时,清军用的仍然是二百年前的大炮,清军勇士们仍然在用战马和弯刀冲锋.虽然他们的勇气让英法带兵的将军们感到震撼,但结果却是英法联军以五人的微小代价击败了帝国三万大军.谁都没有想到,奇技淫巧竟有如此的威力,不知逃亡途中的咸丰皇帝作何感想.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没有让帝国真正尝到教训的话,那么这一次,便是对皇室信息的毁灭性打击.
  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之后,上万人进行了两天公开的大抢劫,充分暴露了人性的弱点与卑劣.能拿走的全拿走,不能拿走的全砸烂.为了公平起见,将军们号召士兵保持绅士风度,把文物财宝重新上缴然后进行了三天的公开拍卖,.最终每个普通士兵平均得到了大约4磅重黄金的奖赏.格兰特将军于额尔金勋爵商议,为了彻底打击清廷信心,以便在条约谈判中取得最大的利益,决定彻底毁掉圆明园.并借此向世人宣告,他们曾经来过北京,他们是胜利者,以免他们的伟大功勋被后人所遗忘.三千五百名士兵开始有组织的有条不紊的焚烧圆明园,海淀一带的其他几座皇家园林也随之焚灭.当联军把大炮架在安定门城门之上对准紫禁城的时候,战争结果已可想而知.
  圆明园见证了大清帝国的繁盛与衰败.清帝国的命运已不仅仅是其自身的命运,而是代表着更为宏观更为深层的整个中华古代文明的命运.从大秦帝国到大清帝国,2000年的时光,是如此的漫长,虽饱经风霜曾屹立不倒;却又是如此的短暂,在三枪两炮声中大厦倾颓.秦和清的发音如此相近,如果我是一个宿命论者,只好承认,该结束了.可圆明园何罪,竟离此劫,永不超生.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圆明园的纪录片.灯熄灭了,我斜斜地靠着椅背,一副悠然的模样.看着一个奇迹,一点点成形,一点点成长,直至毁灭.灯重新打开的时候,我猛然间发现,自己的右手竟一直是呈握拳状的.不很长的指甲,早已在掌心留下了五个深深的红印.有一些仇恨,我们真的不应该忘记.有一些仇恨,我们必须放在心底,以另一种骄傲,另一种自豪,去宣泄我们心中这一份传承的仇恨.
  仇恨是无法用血液来记忆的,真实的画面给人的印象会异常的深刻.圆明园不应该被重建,有一个地方寄存着,一个名族的仇恨与屈辱,不是很好吗?这一部纪录片所投入的巨资很值得.他若唤醒了中华名族心中的仇恨.这无法被血液所传承的仇恨.怎样的巨资都是物超所值的.只是我不知道,在看见画面里的毁灭那么残酷的进行的时候,我为什么可以听见笑声,不是一声,是一小片带着令人心痛的爽朗的笑声.那一刻心莫名地觉得好冷.原来,这就是鲁迅当时的感受啊!他们对这个国真的会爱吗?多少人信誓旦旦地宣誓着自己对祖国的爱.成年礼的那一天,我清楚地记得我无法念下“热爱祖国”这一句话.因为我不知道我能否一直一直,一刻不忘地深深爱下去.这一句话的承诺,有着一生必须付诸行动的重量.爱是否可以放弃,那时仇恨是否也一起消失了?仇恨不再被记得,爱也是否就此中断了?若是我无法做到,我不愿轻易许下承诺.我无法说爱,因为我无法保证我可以把这份爱永远放在心里,永远记住这一份不可遗忘的重量与承诺.
  仇恨不应当被遗忘,以往的同时多少耻辱也一并被淡化,被遗忘?也许以德抱怨被所有人所推崇,但这又是否是对与你有恩之人的不公?遗忘仇恨的同时,难道不是也遗忘了感恩吗?没有对比的世界是虚无的空洞.恩怨必须分明.仇恨不是用来报复的.以战止战,只会带来新一轮的仇恨与灾难.我们用另一种方式,用我们自身的强大,用我们自身的骄傲,去宣泄我们心底的仇恨.那一份恨应当被永远放在心里.
  我们也许总在不停地追逐着自由.可有时世界给了我们这样的权利,却又同时给了我们相反的义务.我不想说我们的重担有多重,更不想说历史对我们有所期盼.重担理当使我们自己给自己定下一个重量.而不愿我们如何,历史都会微笑着向前,不论兴衰耻辱.毁灭,又是否在时间里静静地等待,等待着复活的那一天?
  走出教室的那一刻,突然间发现自己的指尖竟是冰冷的,北京的雪还没有化尽.这一场一场的雪,又是否能够隔着时间去熄灭那一场让整个民族憔悴的大火呢?那么.我们的心又是否该忘记那一段屈辱,那一份仇恨,然后一笑置之,只当是一场电影而已呢?
  1.
  我们常常看到的表达是这样的:“圆明园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与此相类的有长城、兵马俑、都江堰,乃至金字塔、空中花园……我们后代在缅怀圆明园的时候,纪录片拍摄者在利用现代技术还原圆明园那美轮美奂、恍如人间仙境的景观的时候,恐怕难免都会对“古代人民的智慧”充满敬意和叹服.我们似乎早就形成了一种审美习惯与思维惯性,就是历史上那些存留至今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自豪与骄傲,我们应该因为这些惊人的艺术品而凭生所谓的民族自豪感.
  可是,有没有人问过,这些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怎么来的,谁让它们结晶出来的,劳动人民又是不是愿意把自己的智慧这么结晶出来?而结晶出来的,除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不是还有血汗和眼泪?在一个君主一人意志便可翻覆万千黎民生活的时代,我不相信这些古代奇迹的创造者们全是出于对艺术的热情和对美好的向往而自觉自主地进行了这流芳百世的艺术创作.也就是说,这些奇迹的创造者最初可未必想要参与创造什么流芳百世的艺术奇珍.范喜良想参与建造那个即使在宇宙中也能看到的蜿蜒蟠曲的带状围墙么?他不想,他只想和孟姜女安安分分地过自己的日子,可是历史却把他生生封锁进了那万恶的墙垣,并引导他那原本柔弱堪怜的妻子放开喉咙,唱出古代女性反对强权的第一个高音.进一步说,这些从古代幸存至今的奇迹一般的建筑大多不过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欲望而兴建的,兵马俑意在陪葬,金字塔仅是墓穴,而圆明园,那个被毁弃的,被认为是最伟大的万园之园,不过是清朝皇帝度假休闲的一栋特大号别墅.也就是说,这些被我们称颂、追忆、叹惜的所谓古代建筑奇迹,在当时乃是统治君主的意志体现,只不过是他们私欲的实质化而已.
  从这个角度上说,任何赞美长城、圆明园等浸渍了古代人民血汗的艺术品的论调,都是虚伪的,至少是冷血的.这是因为其在赞美的同时丝毫没有注意到这艺术珍品乃是由多少原本无辜的人民用鲜血与汗水构建起来,而这构建的过程,又必定导致我们无法对这些所谓奇迹抱一种简单的欣赏态度.在我看来,我倒宁愿我们的历史上没有这些艺术珍品,因为每一件流传下来或没有流传下来的建筑都是在向我诉说,我们现在坐享着的,不是什么祖宗的遗留,而是自己民族同胞的鲜血.
  而进一步说,我们从这些鲜血淋漓的建筑物中得出的所谓民族自豪感有时不是靠得住呢?我要说,如果说一个人作为后代在看到长城时对于长城里面范喜良的尸身没有丝毫敬畏,那么我便拒绝接受其因为长城产生的骄傲与自豪的合理性.如果我们会因为历史上遭受的侵略而对侵略者恨之入骨,那么我们怎么可能对那些凭一己好恶就荼毒天下的统治者保留好感?倘若一个人将长城、兵马俑、圆明园作为炫耀中国历史悠久华灿的论据,那么我将无法相信这些奇迹的创造者能够死而瞑目.也就是说,圆明园本身固然是一件精雕细琢、妙趣天然的建筑奇珍,但我们在赞叹它的美好的同时一定要记住,这美好的代价,恐怕就是多少人民流尽的血汗,以及多少血汗汇集成的税银.
  2.
  在试图通过想象来还原那场掠夺的时候,耳机里响起的是加勒比海盗的插曲.曲调雄浑豪勇,搅得人血脉贲张.可是当我想象当年英法联军耀武扬威的场面时,再辅以这首曲子就显得如此讽刺.在看纪录片的时候,大家对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对英法联军的控诉印象都很深刻,尤其是最后那句充满正义感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做英吉利,一个叫做法兰西”,足可以令我们对雨果凭生敬意.
  雨果在这一历史场景中的表现之所以为人称道,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他所表现出的仗义执言的正义感,更在于他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自己的祖国.也就是说,尽管他同样是一名法兰西公民,却在法国军队犯下恶行的时候丝毫没有护短之意,反而旗帜鲜明地指责自己那些犯罪的同胞.我想我们不能不深究雨果此举能够带给我们的思索.
  我们在这里不妨做一个换位思考,如果当年入侵圆明园的也有一个中国(这个假设自然把圆明园假设到国外去了),并且也犯下了打砸烧抢的罪行,那么中国人民是否会如雨果一般对中国军队犯下的恶行毫不留情地进行声讨与问责?还是因为所谓的民族自尊拒绝承认中国这种行为属于赤裸裸地侵略,是天字第一号的强盗行为?中国人又是不是会在百年之后宣称,如果当初中国不去侵略,那么那个被侵略国便难以走上现代化的国家进程?
  如果你问我,作为被侵略国而去假设自己是侵略国,这种假设有什么意义.我的回答是这么一句疑问:中国历史上自然有过极度煊盛的年代,也有过征服邻邦的履历,那么请问,中国历史上在攻击别国的时候,是否亦扮演过强盗,乃至杀手的角色?不要跟我说没有,因为中国人也是人类,不是圣徒,不是清心寡欲六根清净的方外之人,中国人也有欲望,也会抢夺,也有犯罪的资质.而且,中国的历史并不仅仅有一个近现代史;我们不是经常自豪于自己辉煌雄强的汉唐风采么?
  我之所以提到这些,实在是因为我不觉得我们仅仅记住自己受到的屈辱就够了.因为倘使如此,如果有朝一日历史给我们一个掠夺他人的机会,我们便未见得不会转变为今天我们仇视的掠夺者转生.我觉得,倘若我们能够在记住所受的屈辱的同时,一并记住自己曾经给过别人的屈辱,那么我们便有理由自信,我们这里是一个有良知的民族.
  写到这里必须补充的是,不难想象,雨果的指控必然与法国政府所希望的背道而驰.然而雨果仍旧能够秉笔直书,这种做法实在需要勇气.我们不妨再做一个假设:如果当时的法国政府对文字管制极为严苛,如果雨果会因为他对法国军政的批评而可能遭到跨省追捕并锒铛入狱,最后因为“躲猫猫”而惨死在监狱之中,他还能够拿出这样大的勇气来留下这段令中国人对其大生亲近的文字么?为了正义,或许他仍旧会写下自己的指责,但是否能够发表出来呢?倘使竟能发表,又会有多少人响应呢?这段文字最后又是否会被法国当局所消除湮灭呢?当然,我们应该为雨果庆幸,因为上述假设在历史上显然没有成立.
  所以,雨果能够在今天仍旧令中国人为其勇敢正义而喝彩,恐怕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3.
  在校园网论坛上看到很多写观后感的,眼光大多锁定在“不能固步自封”,“落后就要挨打”之上,更有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气人物.
  能得到这样的影响,恐怕足以说明《圆明园》这部纪录片的目的是达到了的.
  最后补充两句感想:
  掠夺者注定被唾骂与谴责,不论他们扯什么淡.
  与历史进化发展之潮流相悖的做法总归会失败,这句话不止适用于被评论者,同样适用于评论者,没有例外.
  我的话说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