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举出秦始皇、汉武帝的功与过两个人的都要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2:57:14
分别举出秦始皇、汉武帝的功与过两个人的都要写

分别举出秦始皇、汉武帝的功与过两个人的都要写
分别举出秦始皇、汉武帝的功与过
两个人的都要写

分别举出秦始皇、汉武帝的功与过两个人的都要写
功:
政治:①地方实行刺使制度,利于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古代史》p35)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古代史》p35);
③推行察举制,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古代史》p35)
经济:
①把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发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古代史》p31)
②平定物价、征收工商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古代史》p31)
③重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古代史》p37~28)
思想文化教育:
①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从此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古代史》p31)
②在长安创办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古代史》p31)
军事外交:
①派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3次大战,重创匈奴.(《古代史》p41)
②派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密切了和西域的关系,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古代史》p42)
③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加强对西南夷边疆地区的管辖(《古代史》p43)
④在南越(两广地区)设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的管辖(《古代史》p43)
⑤和日本、朝鲜交往.(《古代史》p44)
不足: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②好大喜功,连年发动对匈奴的战争,虽然是匈奴再不能与西汉抗衡,保护了中原农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巨额沉重的军费,增加老百姓的负担.
秦始皇
功:
1,统一六国,可以说,没有秦始皇,就没有现在这么幅员辽阔的中国.
2,统一度量衡,这个不用说,就算是现在,全世界也在逐渐统一,现在叫国际化标准.
3,修建长城,长城在修建的当时,自然劳民伤才,但却掩盖不了其在以后防边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4,统一货币,绝对推动了生产力
5,支持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成功的变法,将中国从奴隶制社会送入封建社会,也为未来中国一统打下坚定基础.
其他功劳,我也说不清了,但绝不止这五条.
过:
1,焚书坑儒,这无疑是对中国文化的一个承重打击.
还有什么其他的我也说不清了,如果杀人多,也算的话,那就也算上吧.
秦始皇是个暴君,很多人都这么说,但是他绝对是功大于过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长城虽然在当时来说,都是老百姓的深重苦难,但是今天要没有这些的话,咱们中国就少了三样让世人惊叹的奇迹了.

秦始皇:
功:
统一中原
统一文字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修筑道路
兴修水力
北退匈奴为中原带来了几十年的稳定
过:
焚书坑儒
暴政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筑宫殿
花费大量人力求仙
重用宦官
汉武帝:
攻:
平定藩王
强化中央集权
任命司马迁编撰史记<...

全部展开

秦始皇:
功:
统一中原
统一文字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修筑道路
兴修水力
北退匈奴为中原带来了几十年的稳定
过:
焚书坑儒
暴政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筑宫殿
花费大量人力求仙
重用宦官
汉武帝:
攻:
平定藩王
强化中央集权
任命司马迁编撰史记
建立军政一体化的中央军事机构
建立中央督察机构
北退匈奴
为汉带来几百年的稳定
过:
强化中央集权(这是双刃剑,因为这点逼迫很多藩王造反,比如淮南王刘安)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为汉武帝立下赫赫战功的文臣武将很多都是这种结果,比如周亚夫、李广)
其他的也没啥了~~~~汉武帝、秦始皇个人认为都是功大于过的

收起

汉武帝的:
功:
汉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相当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潜在威胁还不小。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首先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潜移默化地消除了威胁;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

全部展开

汉武帝的:
功:
汉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相当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潜在威胁还不小。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首先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潜移默化地消除了威胁;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
汉武帝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口统计。
汉武帝对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前133年马邑之战起结束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奴正式宣战,先后派李广、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了匈奴威胁,扩张了西域版图,将匈奴列于被动称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消灭了南方的夜郎、南越政权,在西南先后建立了七个郡,最南端超过今天越南胡志明,这也使得今天的两广地区自秦朝后重归中国版图;同时他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并发展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在东北方,他派兵灭卫氏朝鲜(今朝鲜北部),置为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汉帝国的版图至此基本成形。
汉武帝晚期由于连年对匈奴和西域用兵,并由于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加以徭役加重,捐税增高,致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天汉二年(前99年),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均爆发了不同规模的农民起义。知天命的汉武帝亦感到自己晚年政治决策的失误带来的恶果,安抚流民的同时遂在轮台颁下《轮台罪己诏》“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以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天下也因此又逐渐归于和谐。为昭宣中兴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的:
功:
秦始皇在位之时,吞并六国,并发兵南征北讨,史载“百越之地,尽皆俯首”,“北扩千里”,按战国地图看,领土几乎比战国七雄控制范围扩大了一倍。而且秦始皇“设置郡县”,对征服后的土地注重统治和制度建设,不似其它同时代的征服者如马其顿的亚力山大,或罗马只重征服,不重制度建设;因此使统一的土地统治稳固,这才为中国现在的版图奠定了基础。后人认为,“功莫大过秦皇汉武”。意指秦始皇在武功方面,排在汉武帝之前,历史上无出其右。至今,英语中对中国的称呼China,也是从罗马语Chin(秦)演变过来的,这在一个侧面上表现了秦帝国的影响力。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重视以法治国,秦始皇继承了这个传统,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韩非,曾自叹“若与其同游,则无恨矣”。对将领赏功罚罪,皆依法。秦始皇虽专制,认为“朕即天下”,但有秦一代,仍是依法治国。陈胜、吴广起义,其理由也是“秦法严苛”,其罪当死,不得不反,乃是法逼民反。而并非如后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般因严重腐败,而官逼民反。后世儒家倡导人治,治国不依法,由君主一言而决,而至今日人治之风,马屁之风犹在。
秦始皇首创驿站制度,并修驿道。为庞大帝国的政令通达以及由此而来的郡县制皇权国家奠定了技术基础。“修驿道,设郡县”,这是中国能够采用郡县制这种先进制度,而非类似西方的分封制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期的罗马不能有效控制占领区,只能设权利极大的总督(总督总揽一地的军政大权,都是贵族,基层组织都依靠当地的原有组织),仍旧类似于分封制,这是罗马帝国后来分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郡县制是一种平民制度,其军政首脑都由皇帝任命,依政绩军功可上可下,可平职调动,这就导致了职业官僚和职业军人的出现。职业官僚和职业军人都可以来自平民,郡县官僚制有效的保证了平民(布衣)参政议政的权利(如李斯,蒙敖等等都是布衣,依军功政绩才出将入相),相比分封制这种贵族政治,无疑是一大历史进步。现代国家的文官制度和军队制度就是起源于此。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为之后近一千七百年的时间,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先进于西方,从而比西方发达奠定了基础。所谓“汉承秦制”,“自秦以来,其制未变”,“百代犹行秦法政”。两千年的皇权时代的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
李白的诗《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桑弘羊的论着中肯定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 清代的章太炎在1913年撰写的秦政记也赞扬秦始皇。
过:
因为秦始皇推行“以法治国”的法家学说,而其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推行以仁爱,中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因此,秦始皇常作为负面典型出现在各种散文、史籍中。如贾谊的《过秦论》等。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秦始皇被很多史学家看作是一个暴君,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14]。
万里长城、秦驰道、灵渠、阿房宫及秦始皇陵等的规模均极为庞大,劳动举国的人口兴修,不少文献均斥责在工程进行时造成不少人命死伤,但另一方面却使各地的交通进一步发展,有助日后交通、经贸、以及各民族之融合。故此,一直成为史学家对于秦始皇功大还是过大的争论点。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7163.html?wtp=tt
回答者:gzy401745302 - 兵卒 一级 11-26 14:09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好啊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3 个人评价

66% (2) 不好
33% (1)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共 2 条
这是什么东西啊!发点简洁的
评论者: mxy535546283 - 试用期 一级
亲爱的同学:等你到中考了也打算回答一个问题写这,多吗???这都是我们老师总结的,你却不用...弄那个麻烦的你能看过来吗,你有能读懂多少???
评论者: 沐绒雪儿 - 魔法师 四级
其他回答 共 2 条
秦始皇:1.主要功绩:a.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b.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c.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d.安定北边,修筑万里长城
2.过失:a.制订了严酷的刑法b.实行繁重的徭役c.焚书坑儒
汉武帝:1.主要功绩:他是一位胸才大略的封建皇帝,他的大一统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进入全盛时期
2.过失:汉武帝连年用兵,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的痛苦
参考资料:ME历史老师的教案
回答者:沐绒雪儿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1-24 22:29
秦始皇的功绩:
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内统一度量衡;
以秦国通行的文字大篆为基础,命李斯简化之而制定小篆,颁行全国,统一文字;
废除六国通用的货币,统一使用的货币,以秦“半两”钱为流通货币;
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
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自商、周以来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
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并连接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长城修筑成为形成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开拓南越,使中国的版图包括了今天两广,以至扩张到今天越南北部一带。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
汉武帝的功绩:
第一,汉武帝实施了一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和发展。
汉武帝刚刚登上皇帝宝座时,由他的祖母窦太后掌握大权。公元前135年,窦太后死去,汉武帝开始把一切大权都掌握到自己手中,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首先打击了外戚丞相田,然后加强了他身边收转文书的尚书、中书的地位,使丞相成为有名无实的职位。自此,中书和尚书成了中央发号施令的机构。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彻底解决藩国问题,他命令藩王们不能把封地仅仅传给继承王位的长子,还必须划出一部分来分封给其他几个儿子,并且互不统属。这样一来,藩国的土地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弱,后来就无法与中央对抗了。这是汉武帝的聪明之举。
汉武帝还加强了原有的监察制度,并建立了一套选用官吏的新制度。他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命令各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并用“公车上书”的办法,使官吏及人民都可以上奏章给皇帝建议国事,意见合乎治国要求的,就根据上书人的特长授给官职。
第二,汉武帝为了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长久的影响。
董仲舒认为,皇帝是奉上天的意旨来管理人民的,上天给了他统治人民的权力,绝对不能违反。这种说法正好迎合了汉武帝的心意,汉武帝便采取这种思想来做统治思想和维护封建制度的工具。在举行测试的时候,汉武帝对其他各派学说的人一概不取,独取儒生。于是,要想做官就得接受儒家学说,士人都变成了儒生。
第三,汉武帝出兵抗击匈奴,使西汉王朝的政权更加巩固,国家更加统一,为西汉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从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兵和匈奴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作战,最后取得了抗击匈奴的全面胜利,充分体现了他的雄才大略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汉武帝还用大量移民的办法来充实边防,发展生产。
第四,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公元前138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探险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联合大月氏共同防御并打击匈奴势力。公元前119年,张骞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随后,中亚、西域各国以朝贡为名,经常到长安访问和贸易。中国和西域各国之间的人员和贸易往来,从西汉开始,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延续了1000多年。
第五,汉武帝开拓了南方和西南疆域,使越族以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和汉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汉武帝使越族三个部落归属汉室后,把他们迁移到长江、淮河、南海等地,与汉族人民长期共居,彼此逐渐融合,形成了自秦始皇以来没有完成的“大统一”局面。汉武帝在开拓西南地区的过程中,把铁制生产工具和较高的汉族文化传到这些地区,或多或少地破除了这些地区的闭塞性,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第六、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汉武帝在位时修建了漕渠、白渠、龙首渠,还在秦朝开成的郑国渠旁边开了6条辅渠,灌溉高地。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发数万士兵堵住了黄河决口。经过这次治理,黄河下游大约有80年没有闹过大水灾。
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屯围、屯垦等发展农业的重大措施。他还大力推行代田法和

收起

两人的功过其实一样

ai

差不多

我喜欢汉武帝,他有魄力!!

秦始皇
功:
1,统一六国,可以说,没有秦始皇,就没有现在这么幅员辽阔的中国。
2,统一度量衡,这个不用说,就算是现在,全世界也在逐渐统一,现在叫国际化标准。
3,修建长城,长城在修建的当时,自然劳民伤才,但却掩盖不了其在以后防边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4,统一货币,绝对推动了生产力
5,支持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成功的变法...

全部展开

秦始皇
功:
1,统一六国,可以说,没有秦始皇,就没有现在这么幅员辽阔的中国。
2,统一度量衡,这个不用说,就算是现在,全世界也在逐渐统一,现在叫国际化标准。
3,修建长城,长城在修建的当时,自然劳民伤才,但却掩盖不了其在以后防边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4,统一货币,绝对推动了生产力
5,支持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成功的变法,将中国从奴隶制社会送入封建社会,也为未来中国一统打下坚定基础。
其他功劳,我也说不清了,但绝不止这五条。
过:
1,焚书坑儒,这无疑是对中国文化的一个承重打击。
还有什么其他的我也说不清了,如果杀人多,也算的话,那就也算上吧。
秦始皇是个暴君,很多人都这么说,但是他绝对是功大于过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长城虽然在当时来说,都是老百姓的深重苦难,但是今天要没有这些的话,咱们中国就少了三样让世人惊叹的奇迹了。
回答者:κiζsヤ缃铱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20 11:34
汉武帝的:
功:
汉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相当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潜在威胁还不小。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首先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潜移默化地消除了威胁;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

收起

秦始皇
功:
1、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任用贤才
3、创立了一套封建专政的中央集权制度
4、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巩固统一,促进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5、北筑长城,南修灵渠
过:
1、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2、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征伐无数
3、赋税沉重,刑法...

全部展开

秦始皇
功:
1、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任用贤才
3、创立了一套封建专政的中央集权制度
4、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巩固统一,促进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5、北筑长城,南修灵渠
过:
1、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2、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征伐无数
3、赋税沉重,刑法严酷

收起